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TheSocialDilemma(2020)的剧情介绍
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TheSocialDilemma(2020)的影评
看完这个纪录片,感觉自己当下就活在楚门的世界中,所有的信息都被他人掌握,所有的喜好都被别人牵引和控制。软件会精准识别我喜欢的内容,然后不断推送,进而进入信息茧房。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机,睡前在看手机,无聊的时候看手机,手机日 ...
当我们谈论互联网时,我们称赞它为我们呈现多元的文化、目不暇接的信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也看到互联网上尖锐的对立与争吵。所以,发达的现代社交网络真的让我们减少的分歧与隔阂了吗?恰恰相反。互联网算法正在为我们每个人打造属于我们自己 ...
早上看到一个互助贴。妻子怀孕4个月,丈夫在创业,工作忙不停,没有足够的精力照顾妻子。表现在不煮饭,不主动做家务,洗碗不洗锅,做事情不主动,周末体检不开车,带着妻子搭地铁等。婆婆因为疫情,不能来当地城市,如果去月子中心又觉得花费太贵。 ...
.所以,这其实是一部恐怖纪录片吧!!!太恐怖了!!在大数据的网络世界里,我们不仅没有隐私,还可能被无形中注入他人想法。我们不仅被数据监视,还会被当成产品利用。正如纪录片所言,“如果你没有花钱买产品,那么你就是被卖的产品。”.毫无疑问 ...
第一次真正使用智能手机是2012年高考结束以后。虽然高中时也间歇地用过一段时间智能机,但是学校的明令禁止和3G网的龟速,让我对它停留在浅尝辄止。2012年夏天,买了五月天代言的HTC手机的我,第一次发现原来APP版的豆瓣这么好用,比 ...
还不错的纪录片啦。向大众起底当代互联网技术企业的阴暗面,直击核心——这些高新企业让使用者痴迷他们的app,把使用者的关注当作商品,贩卖给广告商们,这是企业们重要的经济来源。为了摄取更多的利益,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使用者的关注程度,而这就 ...
1. 底层逻辑:“If you’re not paying for the product, then you are the product”。用户不pay,广告商pay ==> 广告商是真正的用户 == > 用户(的 ...
如果在第一次看我会打四星,第二次看了,虽然早已忘记了内容,差不多是无前印象的再看一遍,打三星半吧,因为一些情形和概念对于我现在的认知来说并没有第一次那么新颖(很高兴老了一岁阅历确实提升了一点)。抵制互联网资本主义,核心是要明白自己不 ...
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 (2020)8.72020 / 美国 / 纪录片 / 杰夫·奥洛威斯基 / 杰伦·拉尼尔 罗杰·麦克纳米social media isn't a tool waiting patiently for ...
1.social media make money.该片使用了“监控”“引诱”“操纵”等许多令人产生危机感的词汇,但落点在商品经济上,所以这里有一个简单的逻辑:social media make money. 在这个简单逻辑下,我们 ...
自己一边看这个片子一边控制不住想拿起手机刷豆瓣简直就是最大的dilemma
最讽刺的是你之所以能看到这部片子,多半也是因为它被网飞自己的大数据和算法推到了用户主页。这种感觉就像是有天迈克尔·贝跑出来拍了一部【电影艺术是如何被滥用CGI特效的好莱坞大片毁掉的】纪录片一样。
年度最佳恐怖片
影片翻译成”监视资本主义“太符合中国上层领导了,其实就是讲了社交网络怎样赚钱、怎样改变和监视用户、大数据统治的,其影响会延伸和触及到人性、进化、政治竞选等领域。但人类历史中的谎言、煽动、阴谋、阶级等现象,并不是网络时代就特有的,只是网络时代让这些现象具有更大规模、更快的反应而已,但不能把原罪归于网络。
一个夹带私货的意识形态宣传机器。
批判社交媒体传播假新闻,但是通过社交媒体相信中国人烧了5G。
批判社交媒体传播假新闻,但是通过纽约时报相信假新闻是中俄特工散布。
以“民主自由”的名义散播假新闻,进行颜色革命。却同时把自己的“民主自由”当做是受害者“our democracy is in danger.”
“俄罗斯影响大选”论又来了,转移国内矛盾。
贼喊捉贼。假扮可怜。现身说法。悖论。西方行为艺术。 万物皆可政治。
本片就是潜移默化地在控制和改变正在发生的事件,社交媒体改变了他们的头脑构造的现身说法。
西方掌握了舆论制高点,通过媒介操控世界,然后又通过批判媒体来自我标榜,真是双赢。不明就里的人会觉得批判的人是清醒的,被他们批判的是真实发生的。包括里面引用的NY Times 本身就是意识形态fake news 集大成者。
一边抗拒一边沉迷,也是无解了。
朋友圈已经关闭了好几年,也不用微博和fb的我感觉自己还是有点觉悟的。
聚众吸牍哪家强 网飞找来这群人一个劲戳别人脊梁骨 没种把自己的5秒跳转下一个视频算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