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囊括了多项大奖提名的《肖申克的救赎》因逢《阿甘正传》铩羽而归,但在众人心目中,这部影片无疑是无冕之王。影片讲述主人公安迪在肖申克监狱为了追求自由的人性与监狱中的各种人物进行斗争,最终重获自由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救赎之路。
肖申克监狱充斥着野蛮、冷漠、肮脏和令人绝望的恐惧。狱警漠视生命,在安迪入狱的第一天就将一名罪犯殴打致死。随着影片环境的描写更加深入,这个监狱更多的不堪暴露在众人面前:“三姐妹花”对安迪的暴行、囚犯之间的相互性侵犯、典狱长的伪善……这些足以证明在这里没有人性的光辉,只有冰冷的围墙。
在肖申克监狱里,囚犯们冷漠而绝望,他们日复一日地生活在这个巨大的牢笼,甚至已经习惯了这座监狱的日常,放他们出去反而不知所措,他们被“制度化”,就像瑞德说的:“最初你们会厌恶它,后来你们就会慢慢习惯它,最后甚至离不开它。”令人印象深刻的监狱图书管理员老布鲁斯获得假释后,因为被“制度化”而无法接受新的世界,在墙上刻下“老布鲁斯到此一游”后就上吊自杀了。这是一个可怜的人物,他在监狱呆了一辈子,老无所依,甚至被假释后还想要通过再次犯罪回到监狱;瑞德被假释后,他因习惯了四十年上厕所打报告,不打报告甚至一滴尿也尿不出来。这就是“制度化”的可怕之处,它蚕食了人的精神。
安迪是肖申克监狱的伟人。他用聪明才智和勇敢无畏,让瑞德等狱友在修完屋顶后喝上了啤酒;他坚持六年每周一封信,打动了州委员会,办起了监狱中的图书馆;他帮助狱警避税;他指导汤米等狱友考上好的学校……肖申克监狱因为安迪而重获生机。就像影片中瑞德所说的那样“有的鸟儿即使被关在笼子里,它的每一片羽毛也闪耀着光芒,它们是关不住的。”安迪就是这样的一只鸟,肖申克监狱无法磨灭他的光芒,无法摧残他的意志,更无法剥夺他的希望。这就是带给肖申克监狱人性光辉的安迪,唤醒了麻木的囚犯们内心对于这个世界的最后一点深情。
影片中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反派人物典狱长。他贪婪腐败,洗黑钱,视囚犯的生命如草芥,表面却装的和善。他可以利用安迪帮他洗钱,残忍杀害知道证明安迪无罪线索的汤米……他最终因被安迪在存款上做的手脚导致洗钱败露而自杀。
安迪在黑暗污浊的监狱坚守着他的希望,终于他凭借一把小小的锤子,打通了一条连接自由的路。当他穿过狭小逼仄的下水道,边呕吐边向前爬长达五个足球场长度的路程,最终从管道中冲出,张开双臂,迎着暴雨时,他真正的自由了。如他所说,希望是件好事,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失。
因为“希望”,汤米学有所成,瑞德能够与安迪在太平洋小岛重逢并开始人生的新旅程。希望和自由永远无法分离,坚守希望才能终归自由。
《肖申克的救赎》以瑞德的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更加理智和平静,即使安迪是肖申克监狱真正的伟人,影片也没有泛滥的英雄主义色彩,瑞德仅是以朋友的口吻描述着一切,有利于凸显安迪的人物形象,让观众对安迪有更加具体的判断,对安迪的命运也更加感同身受。影片色彩大部分是单调阴暗的,气氛压抑。
到后来,随着故事向喜剧性结尾发展,影片色彩变的明快亮丽,在暗示主人公命运的同时也让观众心情豁然开朗。坚守希望就是黑暗中对于人性最大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