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玉墨,是我见过最美的女人。

一身旗袍突显出她完美的身材轮廓,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之间皆是风情。但风情万种又不是她气质的全部,她身上还有着独特的优雅,使人不自觉就被她吸引。

...

图片发自简书App

1937年南京沦陷,对那些没有逃出南京城又没躲进安全区的人来说,文彻斯特教堂成为了暂时的避难所。教堂门前一阵嘈杂的声音,这群打扮时髦穿着鲜艳的“秦淮河女人”闯进我们的视线。

与这些大喊大叫敲着大门的女人们不同,她没有说一句话镇定地站在一旁,将补妆的脂粉盒合上,随即沉着利落地把行李箱从墙上抛入教堂庭院内,其他女人见状顿悟般喜悦地也跟着抛入行李箱。

...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就这样大门打开,她们进来了,此刻时间被放慢。

在硝烟弥漫、断壁残垣、横尸遍野满目疮痍的南京城,从这群女人身上看见古老的金陵城千百年来遗留下的美丽诗韵。

...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女人们从地窖中上来,面对约翰所有人都职业性的主动向他投怀送抱,一阵挑逗。玉墨最后一个上来,与她的伙伴们不同,她以笔直的姿态,优雅地走上来,这赢得的是约翰的尊重。而后她一口流利的英文,更让约翰惊喜。

玉墨曾经也和这些女学生一样,在教会学校读过书,当时她的英文是班上最好的,不得不承认,听她说英文是一种享受,令人感叹她的人生本不该是这样,她的人生应该有更多可能。

...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吵吵嚷嚷,话语中还时不时夹杂着一些低俗的词语,这样的性格行为特点很符合我们对“秦淮河女人”的印象。脂粉气息充斥着的地窖,女人们抽烟、喝酒、弹琴、搓麻将……玉墨也属于“秦淮河女人”,自然也与她们有着共性,但她身上独特的气质在人群中总是最夺目耀眼的存在。她看书,诗书孕育了她优雅的气质。

...

图片发自简书App

教堂里以书娟为代表的女学生们,相比之下,她们的形象其实是不讨喜的,因为她们幼稚、无知与不成熟。从一开始她们就对玉墨她们带有既定的偏见,她们以与“秦淮河女人”们接触为耻。但换个角度或许这才是她们这个年龄段本该有的样子,十几岁的年龄,并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没有遭遇过分的苦难,一切观念都还是不成熟的。

...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与女学生们相对的是玉墨她们苦难堆积起来的成熟。玉墨十三岁的时候被继父强奸,在女学生们这个年纪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接客,半生如浮萍,这是一条她无法选择的道路。她像一朵在风雨中受尽摧残的美艳花朵,惹人无限怜爱。

...

图片发自简书App

悲哀的创伤一刀一刀刻在她身上,后来她表现出对这个世界的冷漠绝望。玉墨以缅怀的心情诉说自己逝去的爱,“我也曾爱上过某人,一个年轻干净的男人,有着世上最好看的眼睛。”

...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玉墨最开始接近约翰是带着目的的,她要约翰帮助她们逃离南京城。约翰从见玉墨第一眼就被她所吸引直到后来她的苦痛经历她的气质魅力一切都渐渐萦绕在约翰心头,这时约翰已经完全陷入进去了。令人动容的是,当约翰听完玉墨的诉说后就立即回房间将自己的胡子剃了,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想要把自己变成她喜欢的样子。

...

图片发自简书App

约翰对玉墨说,他爱她,他爱她的一切。

...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玉墨也爱约翰吗?不一定,但感动是一定的,如一颗干涸心脏久逢甘霖,尤其又是在那样一个黑暗无望的环境背景之下。玉墨的内心深处其实仍存着一丝期待,她会期待爱,她的心并没有完全死掉,但她并不敢轻易去相信,轻易去爱,这是这个世界教会她的。

不过在最后彼此相拥的那一刻,她卸下了所有防备,在那一刻她选择了相信,也算是成全了期待!

...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