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剧透哦。一直觉得好的电影是历史文化的重现,是一部鲜活的教科书。它联结着那些时代走来的人们的记忆之门,又推开了这个时代生长起来的人们的迷惑之窗。很多时候,对于过去的那些年代,年轻的人们是不解不知的。计生国策,磁带,双卡录音机,游戏机,大搪瓷缸子,按压式热水壶,医院坡式过道,下岗……这些年代的鲜明符号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物的命运转折映现在我们眼前时,无论身份是是父母亲还是子女辈,大多数观影的人大概是有些回到或者走近了那个时代的。

...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台词不多,多的是表情举动神态的传递,默默无言,却催人泪下。其实,影片中人物性格特点的刻画,都是有瑕疵的,什么角度怎么理解每个人都不同。留了些悬念和问号,比如桑尼。大概导演也觉得不能再有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了,彼时且罢。个人觉得,跨度虽然近二十年,其实王丽云们外形的塑造上有点过于苍老了。电影是好电影,演员是好演员,编剧导演都是,用心了,这部影片。细节,人物,情结,感人至深。传递的年代的气息,一一感染到了,我能懂那个年代,经历失独,流产,下岗,严打……就连哭泣都是背过身去哭泣,默默地流泪,一系列的,痛苦的平静着,与时代无力抗衡,被动接受。现在身边经历的时代和年代社会万象,谁又敢说不是若干年后感叹感慨的无力无助?


...
图片发自简书App


观影出来,夕阳正红。路遇一对拖拉着行李箱提一方便袋药盒的老夫妇,对每一位经过的人诉说要赶火车没饭吃,给什么买点饭,鲁西南还是鲁西北的口音,含混不清。我走过去了,又回头望,看到一对路过的老夫妇象是从兜里掏了什么给他们。我继续往前看到了斜对过的丹香,走进去买了三袋软的不太甜的蛋糕和面包,返了回去,正看到两位老人又西移了一个座椅,对经过的两个年轻人说着同样的话,俩年轻人没听完就抬脚走了,经过我身边时高个子说可以买点吃的给他们,别给钱。矮个子的语气很急说明摆着是骗人的。我上前递给大娘袋子,说快赶路吧,无论什么原因,这么晚了,都别再在路上了,回家吧。大爷没吭声,大娘脸上有些仓皇,是的,仓皇,说着谢谢谢谢马上就走,迅速起身拖着箱子走了,那箱子,没有拉出杆来。

望着老人们的背影,我站了好一会,才转身离开。又想起刚看过的电影,无论被哪个时代裹胁,人性,人心,人情,人义,无论遭遇什么,没有煦风如春的晴日,没有繁花似锦的幸福,心里都要存有美好,别让心事长成一棵煎熬的大树,撑破身体。愿美好地久天长,地久天长。

安心地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