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清楚的意识到:卑鄙与高尚,邪恶与善良,仇恨与热爱,可以并存于同一颗心灵中。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印度的电影总是会给人惊喜,并不像是美国大片那样炫酷的镜头,刺激你的肾上腺素,也并不像大多的中国的电影,各种小说改编平平无奇。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每年都会有几部电影在中国的影院上映,一出手,必是精品。

整部电影像是一个过山车,当你刚过一个弯道,觉得好像要结束的时候,马上又迎来了一个高潮。这部电影并没有像以往的印度电影一样,一言不合就尬舞,而是全程用钢琴曲来烘托气氛。

让我们先从结局说起,两年后阿什米与前女友苏菲两年后在欧洲再次相遇,整个影片好像感觉马上就要以一种温馨而又感伤的基调收场,他对苏菲说:“要喝咖啡么?说来话长”当把自己的一切经过陈述完毕之后,苏菲为阿什米双目失明而感到惋惜,说了一句:“你应该听医生的话,把她卖给酋长,取下西米的眼睛”。

...

阿什米并没有回答,只是转头看了一眼苏菲,在当时我以为这就是结局——阿什米保留着人性中最难的的善良,对苏菲这种道德因为各种事件而开始崩塌开始鄙夷,结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马上就要皆大欢喜的时候,被拐杖徒然打飞的易拉罐令我汗毛竖起。

...

于是我开始抽丝剥茧的翻出一个个伏笔与细节,才徒然明白导演的良苦用心——人性是建立在道德之上的,当道德规则败落,人性的崩塌只在一瞬间。

我想到了开场

...
...

这不仅仅是一个开场,更是一个一个结尾,也就是说整个 故事是阿什米的一个陈述,那么故事真实是怎样的?有多少是他自己杜撰的,又有多少是真实的?

导演从一开始就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

liver可以译为肝脏,也可以译为活着的人。这句话可以译为“什么是生命,这取决于肝脏”,当然这句话也可以译为“什么是生命,这取决于活着的人”。

活着的人定义生命,历史都是活着的人书写的,阿卡什讲述的故事不见得完全真实,他定义了那些死去的人的生命。

他定义了他们的善恶,他定义了他们人性的矛盾与复杂,他定义了自己在自己陈述故事中扮演的角色。

那么故事的真实性究竟是怎样的?

还要回归成片头的那一只兔子,人的想象都是依据自身的经历的事情,在他的陈述中,猎人开枪打了兔子,结果子弹反弹,误杀了西米,但镜头一转,服务员把一个兔子的拐杖给了阿什米,一个眼睛是瞎的,一个眼睛是好的。

...


...

如果阿什米陈述的是真实的,那他在两眼都看不到的情况下是怎么知道那个兔子的呢?所以这是杜撰的,如果是真实的,那他一只眼睛能看到,就不会在医生下车给西米打针,结果医生被杀,西米上车之后,开始劝医生不要卖掉西米,这个是矛盾的,所以阿什米的陈述必然不是全部事实。

那阿什米的眼睛到底是不是全盲呢?

...

这是阿什米刚瞎的一个镜头,他把头伸进水里,可以明显的看出两个眼睛颜色不一样,眼角膜有自动修复功能,很有可能阿什米当时是失明的,但是后续也有可能恢复了视力。

那就可以推断出,从这个树后面的情景有可能都是杜撰的,要么他杀了医生,要么他杀了西米,总之不会双手不会那么干净,还有钱到伦敦,还换眼角膜。

...

为什么说他会杀了医生,其实从一开始他被医生他们三个人救的时候,就在上洗手间额时候特意摸了摸窗户,并且在与西米困在一起的时候还说逃跑可以去洗手间,那里可以逃出去,中途问句:“为什么这里这么安静?”还与西米说,医生最狡诈,这样的情况就可以推断出。阿什米一开始就有所怀疑,并且对医生极度不信任,对于不信任的人怎么有可能与其合作呢?

医生的意思是:“你救了我一命,所以我要免费帮你换眼角膜”

在此之前还说“两个肾都取了,活不活无所谓,反正这个城市也没人认识他”人性的变化不可能如此之快,所以医生能因为阿什米救了他一命而以德报德么?难!!!

所以,他的视力一定并没有完全失明,那么结局就是两个

第一他杀掉了医生,根据之前在电话里的信息把西米卖给了酋长

第二他杀掉了西米,西米杀掉了医生,

至于究竟是怎样的结局,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经不是以前的阿什米。

没有人能一如既往的保持人性的准则,除非他从未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