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7日清晨,美国西南航空的一架客机在飞往达拉斯的途中突然引擎爆炸。爆炸发生后产生的碎片瞬间划破了机窗,导致坐在窗户旁边的一名妇女半个身体被吸出了窗外,头部受重伤。

而近一个月后,同样类似的状况不幸地发生在了从重庆飞往拉萨的川航3U8633航班身上。

...

在驾驶舱挡风玻璃突然爆裂,承受着巨大气压和低温,同时还不得不面对驾驶舱大部分仪表设备失灵的情况下,川航3U8633机组成员齐心协力,在地面多方联合协助下,居然成功实施了迫降,创造了民航史上的一大奇迹。

英雄机长刘传健的名字也瞬间随之传遍了大江南北。

...

然而,在常人看来实现了奇迹的自救过程却成为了整个机组成员,乃至整个航班乘客心中挥之不去的阴霾。

虽然他们在身体上所遭遇的伤痛很快便消除了,但是他们内心深处的创伤却依旧还在。

就拿在我们看来坚毅果敢的刘传健机长来说,他在事件结束后的几天里也经历了连续失眠。

副驾驶半个身子被吸出窗外的身影、挡风玻璃上越来越大的裂痕、被强风破坏得四零八落的驾驶舱,事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会不时浮现在刘传健的眼前,不断的像如电影一般回放……沉重的心理压力最后导致他不得不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虽然事件结束之后,荣誉、奖励和媒体报道扑面而来,但相比头顶着荣誉花环,他们更愿意成为事件发生前的那个普通人。

或许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的经历会很快被电影公司买下版权,被改编成如今摆在人们眼前的这部电影《中国机长》,成为博纳影业今年推出的“中国骄傲”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烈火英雄》《决胜时刻》《中国机长》)。

...

平心而论,《中国机长》在演员演技、事件还原、特效制作以及人物塑造上有很多亮点。与近二十年前的那部国产空难大片《紧急迫降》相比,这部电影显然是具有突出优势的。

比如对于机长刘传健这个人物的前期铺垫,对机组成员个性的细节刻画以及乘客群像表现上都可以明显感受到如今的中国电影和十年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提升。

...

在特效制作上,先进技术运用下创造出来的大场面可以说成为了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之一。

飞机飞跃雷暴雨,冲过雪山之巅的场面放到十年以前,显然是国产电影可望而不可及的。巨大的投资同样给电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质感。为了高度还原真实事件,电影剧组甚至不惜花费3000多万,按照1:1的比例重现整个客机的内部场景。

片中所用到的空客A319模拟机舱除了不能够真正飞行以外,几乎和真的一模一样。无论怎么批评这部电影,我们依然不可否认如今的中国电影资本流入已经逐渐成熟。

...

电影的前半个小时在许多观众看来是电影的巨大槽点之一,但在我看来,这却是电影的一大亮点。

首先是电影开场时对机长的个人生活戏份展现,仅仅用几个简单细小的情节就表现出了他对职业和生活一丝不苟的态度与精神,对家庭和女儿的重视以及丰富老练的工作经历。

然后是对机组成员的入场刻画,副驾驶的年少轻妄,乘务长的心事重重,还有其他几个乘务的个性刻画在电影开始后的半个小时里都十分到位。

对一众乘客的群像塑造,虽然显得有些仓促,镜头变换太快,但是富有深度和现实背景的台词仍然使得乘客群像中仍然有一众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

...

其次是在电影开场后前半个小时中,主创方对民航系统近乎全景式的展现,使得许多乘坐过多次飞机却依旧不了解飞机调度情况的观众们对于民航的整个系统有了一个较深的理解。电影中机组成员对于航空术语的专业使用,也同时让人看到了用心之处。

再有就是对多条叙述线索的铺垫与构建,虽然稍显老套,但是依然是在合情合理的情况下进行的安排。为后期人物情感变化和事件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川航3U8633的真实事件整个过程不超过一个小时,从飞机起飞,意外发生到最终迫降整个事件不过四十余分钟。

这就使得电影不能完全依靠展现事件过程来实现电影的完整叙事,同时还要有其他方面的情节展现。好莱坞的空难大片《萨利机长》就为《中国机长》作出了很好的示范。

...

同样根据民航史上的真实事件改编,同样是在机组人员的齐心协力下实现了飞机的成功迫降,《萨利机长》中飞机迫降的过程虽然是故事的主要构成部分,但却并非是电影的核心。

电影对于事件发生之后人性和内心的探讨,对于整个制度的审思以及当事人在事件之后的迷茫与痛苦才是电影真正所想要呈现和表达的部分。

...

可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和语境之中,显然按照《萨利机长》这样的方式来拍《中国机长》是行不通的。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过分的表现整个机组在事件发生后的应激创伤反应是不合适的。同样对于事故发生原因的调查也不太可能成为故事中的一部分。

...

因此,在事件本身无法构成一部长达两个小时的故事现实下,剧组采取了商业类型电影的传统拍摄模式,用灾难片和动作片的元素给电影加戏。

并且运用多角度、全方位的叙事视角来不断丰富和加深整个故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机场调度中心,中国空军,飞行爱好者,在拉萨机场等候亲人归来的藏族汉子等多人物视角在影片中的反复切换运用。

...

而为了使电影能够形成鲜明的前后对比反差,电影在开场部分还特意通过人物之间生活化的场面、日常对话以及轻快活波的配乐加以烘托,试图展现出民航航班的普通一天。

而在飞机遭遇挡风玻璃破碎后,相较于前半部分的轻松活波,电影的基调发生巨大变化。无论是驾驶舱的剧烈气流,晃动的镜头,空乘的摔倒,寒冷空气的流入又或者是失控乘客与空乘间的激烈冲突都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事件的危急和紧迫。

...

作为2018年一件众所周知的民航事故,电影的结局几乎可以说是毫无悬念的,深知这一点的主创团队为了弥补电影题材的这一缺陷,选择了给面临着巨大危机的客机增加危机量,从飞机险些遭遇失控到冲出雪山之巅,从剧烈的颠簸到超越阴森的雷暴云团,这些充满戏剧化的艺术加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影故事的可信度,但是其对紧张刺激氛围所起到的烘托作用却是人物冲突矛盾所无法比拟的,使得电影自飞机出现危机之后就一直紧紧的吸引着观众们的注意力。

...

作为一部主旋律大制作电影,《中国机长》基本上达到了其应有的水准和质量。它用灾难类型电影的表现手法结合了真实事件,完整、全面的展现一场堪称民航奇迹的迫降。多方面的冲突矛盾以及危机的解决处理过程在艺术化的精简加工中,表现的更加有力和生动。

片中对于英雄机组的塑造让观众们一方面更加了解和贴近飞行员和空乘人员生活,另一方面也让观众们不由得对于事件原型的英雄机长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

当然,我们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事件的初步认知和对英雄的讴歌赞美之上,同时也要看到这些媒体报道中的英雄实际上也和我们一样是普通人。

虽然电影将叙事的重点更多的放在了飞机遭遇危机的整个过程中,对于事件之后的机组成员内心变化和心理刻画并没有给出太多的篇幅。

但是通过相关的纪录片和采访报道,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次事件之后,机长刘传健和他的机组经历漫长的恢复与调整之后,才得以又一次复飞。而每一次面对记者们的不断采访和问询对于他们本人而言更像是一场漫长的煎熬。

...

就像刘传健后来所表示的那样,相比成为英雄,他更愿意做一个普普通通的飞行员。希望在这件事情过去之后,大家能够早一点淡忘这次事件,早一点淡忘他们这些被称作英雄得普通人。

...

他曾说“我可能运用了我的职业技术去把它做好了,但我也就是一个普通的人。我们民航不需要什么英雄,需要的是安全。”

相比电影中紧张刺激的危机场面,还是这些平凡而又朴实的话语,让我在看完《中国机长》后,真正对这些在危急时刻能够舍生忘死,献出一切的普通人们更加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