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真是好剧不断,网飞新剧《女王的棋局》一经上线,豆瓣评分直冲9分+且居高不下,该剧改编自沃尔特·特维斯的同名小说,由斯科特·弗兰克操刀撰写剧本,讲述了一个“天才少女”的成名&成长之路。基本上是一口气刷完七集,就像看了部极为流畅的长电影,强烈安利。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描述天才另辟蹊径。在观看之前,我只觉得这是个较为“个例”的故事,毕竟天才实为少数,且不可复制,对于普通人来说,实在很难代入她们的生活经历。但比剧的颠覆性在于,它没有以探讨“如何胜利”为中心,正相反,它聚焦了各种各样的失败以及成为天才的代价。这些天才角色的所有比赛都映照出他们与心魔的对抗过程。人们围绕着一项竞赛展开交集、做出选择、找到位置,在迷失中找寻自己。女主先后两次失去母亲(生母和养母),从小在孤儿院长大,不经意的机会接触并迷恋上了国际象棋,并开始在各种比赛中崭露头角、逐渐成名,但一度依赖酗酒、嗑药来逃避孤独、躲避她格格不入的现实社会,并不断暗示自己这才是提升棋力的关键方法,以至于深陷其中、难以自拔。特别是在其先后2次挑战苏联籍世界冠军失利后,深受打击、自信受挫,一度宅家酗酒、颓废厌世,几乎中断职业生涯,最后在朋友们的鼓励、支持和帮助下,在第3次挑战中战胜对方,赢得了世界冠军,也彻底纠正了不良的生活方式、解除了心魔。

      我们很容易因为几次胜利而去热爱一样事,就像贝丝热爱国际象棋,因为她擅长,且能借此打败别人。但胜利无法持久。在一件事上不断失败,并承认自己的局限,但仍没有放弃坚持,这种选择同样值得被尊重。所以说,这部剧最大的成功不是写了一出“天才养成记”,却是呈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关于“失败者”的合奏。剧的结尾表达得足够清晰,世界排名第一的贝丝坐在椅子上,与街边老人开始下棋。此时天才与否被抛诸脑后,棋,仅仅是棋而已。

        ②剧情专业但不枯燥。该剧做得极棒的一点是:即便是不懂国际象棋的人,也不会对剧中一场又一场的比赛感到枯燥。剧中的每盘棋都由国际象棋顶级大师亲自设计,不过就算棋手们不断抛出大量陌生术语,观众仍能看得津津有味,并将其视为每一集的高潮点。因为除了棋盘,镜头更多是在角色的反应中切换。根据围观群众的表情,我们能读懂目前局势是否胶着,而透过对阵棋手的微表情,则能推测双方走每步棋的心理。尽管表面上是下棋,观众却一直在解读双方的心理战,而且借助眼花缭乱的剪辑,一盘棋甚至有了交响乐般的节奏感。这么一来,对于多数观众而言,国际象棋被抽象化了,它最终代表了一个大家都想要赢得的东西。我们希望在女主身上看到天赋被施展,就像看到生活中的自己,这种代入感极为强烈,似乎每个人手中都有一盘棋。

      ③其他角色塑造丰满。除了贝丝,还有不少角色被完整塑造,甚至成为许多段落的点睛之笔。比如萨贝先生为人严肃冷漠,但他生前一直搜集贝丝参加赛事的一切消息,仿佛把贝丝当成了遥远的女儿。乔琳身为黑人,不甘成为被压迫被轻视的群体,于是努力攒钱考法学院,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身边人的处境。贝丝正式参赛的第一个对手也是个女孩子,她们因为都是女孩而被分到一组。那个女孩在意识到自己没有天赋后,走上了学医的道路。而贝丝昔日的敌手,那些作为贝丝手下败将的“男性”,最后都成为贝丝的左膀右臂。他们做贝丝的教练和助手,与她短暂相恋,并让贝丝关注那些因为傲慢和天赋而忽视的细节。这些人在棋盘之中或棋盘之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热爱下棋的人仍然在下棋。就像结尾一个俄罗斯的老大爷,一辈子做平庸的棋手,仍然早早来到露天赛场,在天寒地冻的环境里掏出一盒国际象棋。如果一场竞赛注定只有一个胜者,那么余下的“失败的人”在为了什么而下棋呢?除了赢之外,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目的。某种程度上,国际象棋属于所有人,并不只属于那个战无不胜的王者。

        ④女主演技十分惊人。安雅·泰勒-乔伊扮演15岁之后的贝丝·哈蒙,其实跨度不小,加上关键情节里她都在静坐,每一盘棋中的微表情都会被无限放大。在特写镜头下,她不仅要用表演拖拽剧情微妙的转折,还要保持对观众的吸引力。她用面部表情向观众曝露着角色的每一个心理动作,思考、犹豫、悲伤、胜利、失败、不甘、得意、复仇、怜悯……一双闪烁的眼睛和抽搐的嘴唇,仅仅依靠特写镜头,一一得以呈现完成,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