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结底,是因为整部剧下来,阿絮的情绪至始至终没有一个得到释放的机会,反观温客行,撒娇、打浑、撩絮、发疯、杀人、倾诉衷肠、倍受呵护宠溺……比比皆是。也许编剧心中的周子舒饱经世事:官场黑暗,忠义两难,生离死别,九九归一…… 真的可以只剩下温柔与强大,可进入角色的张哲瀚却是肉体凡身。演员张哲瀚本身承受不住角色的沉重了,他和阿絮合二为一,在那两个大型缺德场景里,将角色本身的孤独和自己对角色深刻共情的苦闷,真心实意地呈现了出来。于是,我们的抑郁心痛是双重的。

坚韧、执着、聪明、内敛的张哲瀚,可能会真的爱上那样天真疯魔话痨缺爱黏人的温客行,但腼腆、笨拙、清醒、阳光、慢热的大男孩龚俊,很难真的爱上厚重大义沉默温柔隐忍的周子舒吧。他走不进对手演员角色阿絮的内心世界,他爱阿絮是因为剧本告诉他那是他的光,他并不真的明白光何以为光。所以,无论戏里还是戏外,周子舒非但没有被救赎,反而是再入红尘,到头来是又一次的梦幻泡影。

张哲瀚毫无防备爱上温客行,可与审查斗智斗勇的制作团队,连一个他和他的老温的互相拥抱都不曾给他,这个爱是没有得到过释放的,是压着的。他的爱甚至只是段誉的神仙姐姐雕像,是一种心理投射,丢进万丈深渊,一丝回音也听不见。

我们是被套路片宠坏了的观众,以为所有的谜团终将拨开云雾,所有的误会将被解除,所有的身不由己将被共情,所有的苦衷将被拥抱,所有的付出将被看见,所有的爱将被收藏,所有的心结都会遇到一个懂你的人……谁告诉你的?得一知己或爱人就得一劳永逸?不是的,否则哥哥又怎会永远活在愚人节呢,现实就是,知己也好痴心爱人也罢,终究每个人是不同的,没有绝对的感同身受。何况“懂得”也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其实,阿絮已经告诉你了,孤勇,明知而偏要如此。明知爱而不一定得,但依然去爱,卸下保护壳一头扎进去地真诚地爱。这是生而为人的笃定和自由意志,是我们选择了那样最在意的,而非人生诸多无奈。说到底,我们是为了“爱”,不是要最后那个“得”,所以我们释怀吧。

亲爱的共情强的多愁善感的你们,别抑郁了……人就是要有生吞虎牙的生猛,才能避免成为自己不喜欢的那种人啊。。


好多人问走不出来怎么办?

看两个演员的花絮路透什么的,阿絮终究是要创作出来的虚拟人物,张哲瀚也差不多和解了,旁观者再执着岂不痴人也。到底是因为某些点的共情,找到那些点让你伤心的原因,拆解掉它们,从现在起,停止刷关于这部剧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