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打卡了《间谍同盟》,之后又观看了《模仿游戏》,情报决定战争胜负。以二战为背景,自闭症谱系的数学天才图灵如同《易经》中阴阳哲理:统一、对立和优劣势互化。一方面,他不善于社交和沟通,在科研时难以获得上司和同事的帮助,饱受刁难和争议(其中的细节真是见者伤心闻者流泪,比现在很多偶像剧虐多了),整个开发过程孤立无援,困难重重。而本人最终也因为龙阳之好,被强制执行化学治疗,最终自杀上演人生悲剧。而另一方面,他以独特的单线思维模式通过计算机的发明,从海量数据中归类筛选信息,破译德军的密码,掌握德军的军事动向。可以说,由于图灵构建了起跑线,才有后期很多杰出的人才在起跑线上的奔跑。《模仿游戏》有句经典台词:不懂你的人为你的成就喝彩,懂你的人为你的付出心疼。看似无用之人成就了无所不能之事。
相比较于图灵非黑即白的强迫症式直线思维,《走向共和》中的李鸿章更类似于玩华容道游戏。李鸿章为了维持北洋水师的运作,腾挪经费建设颐和园以获得慈禧的支持和信任,协助光绪亲父醇亲王,培植身边党羽,小恩小惠拉拢李莲英,打压翁同龢等保守派以便清理发展道路中的绊脚石,在内忧外患情况下利诱洋人减少国际阻力,同一个人犹如分身术般的诸事并行。华容道玄妙在于,虽然目标近在咫尺,却不能操之过急,每次只能一个个小格子间挪动,迂回曲折地进行全盘的运筹帷幄。
图灵更注重“器”,而李鸿章则是“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到底是应该重视“器”还是重视“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