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连木理。之前写了爱在三部曲的第一部,今天要谈谈第二部。
第一部影评戳这里:《爱在黎明破晓前》
在开始之前,我想先说说三部曲的背景。
三部电影分别是在1995、2004、2013年完成,每次间隔九年,电影中对应的也是同样的九年,戏里戏外时间是重合的。导演理查德以及两位演员,他们都等了十八年,据说还会在下一个九年后出第四部。
导演理查德实在是一个神奇的人,好像总喜欢和时间赛跑。他还有一部电影叫《少年时代》,这部电影拍了12年,记录一个少年成长为大人的过程。以后有机会也会分享这部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呀!
下面就进入正题,说说影片吧。

《爱在日落黄昏时》,如上面所说,是九年后的故事,在我看来,它比第一部更能激发内心的情感,或许是因为时间的铺垫,以及情感的爆发。
这部分我也读了剧本,和第一部一样,全片话痨,台词依然是那么精彩,看完之后,迫不及待看下一部;之后再读完剧本也是,可惜第三部没出剧本。
第二部的故事同样可以很简单的概括,九年以后,男主杰西成为出版作家,来到巴黎宣传新书,女主赛琳得知后前往,二人终于再次相遇。
间隔九年,两人没有见面,此时赛琳从23岁变成32岁,杰西也已结婚生子,再相见时,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九年前,他们约定半年后再到火车站相遇,彼此没有留联系方式,就如此浪漫地告别。等到约定的日子,赛琳却因为祖母葬礼无法赴约,杰西在维也纳等待许多天,两人都十分痛苦,却无法联系彼此。后来杰西把这段经历写成书,一直到九年后,二者才终于相见。

起初相见的时候,彼此礼貌,互相问候,好像都过得很好,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他们依然相谈甚欢,宛如两个知心老友。
然而慢慢地,他们向对方说出自己的痛苦,爱情、婚姻、生活……原来,不管是结了婚的杰西,还是有男友的赛琳,他们好似都再难以体会到“爱”,因为九年前的邂逅,他们都献出了自己所有的爱和浪漫。

那么智慧开朗的他们,却有太多不可言说的抑郁。二人的情绪终于爆发出来,却因此,他们又再次连接在一起。
赛琳说:“一个人如果不需要纠结于过去,那回忆将会是美好的事……认真想想的话,回忆永远没有结束的一天。”
他们最初的相遇,实在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但却会因为彼此无法再相见、或者因为后来的生活不再那么美好而感到痛苦,他们把这段记忆藏起来,为了不让自己难过,也把自己曾经的浪漫藏起来,他们好像不再相信爱情。

赛琳向杰西宣泄到:“我在看了你那本该死的书之前还好好的——它把一切搞得天翻地覆。这书提醒了我,自己之前是个真正浪漫的人,对一切都充满希望,而现在自己变得不相信任何有关爱情的东西了。”
而之后杰西也说:“爱情该比责任更重要。我必须告诉你,那天你没有出现之后,我就跟爱情的浪漫说再见了。我在抗拒它。”
说实话,看到他们这场对话时,我内心感到震撼,那种真实感给我的震撼。杰西和赛琳,他们都是两个如此真实、如此鲜活的人啊。之前我说第一部《爱在黎明破晓前》,它终究是浪漫的;但我要说第二部《爱在日落黄昏时》,它是现实的,哪怕这种相遇、长情还是有浪漫之感,但不得不说,男女主角内心的情绪、对爱情、对生活的态度,就是现实的。
他们,已不再年轻,多了成熟,而内心年轻的情感,也被埋起来了。
这种感觉就好像,那首歌唱的——“从前从前,有个人爱你很久……”

九年来,他们一直深爱着彼此,不仅仅是爱当初的对方、爱浪漫的邂逅、爱那种新鲜感……而是一种深层的爱。赛琳在大声宣泄情绪之后,杰西说,我依然爱你,哪怕你现在暴躁、抑郁,我还是爱你。
妈妈在看完前两部剧本后,和我讨论说,感觉第一部就是一夜情,直到第二部终于感到真情。我也觉得,第二部带给我的情感冲击更大。如果只看第一部,我会觉得这是还不错的电影;但第二部,让我觉得,这个系列真的太棒了!正因此,我去看它的剧本,甚至以后还要再看。第二部,让我爱上了这三部曲。

这一部的结局,依然是浪漫的。赛琳的一句“你会误了飞机的”,就结束了。伴随浪漫的音乐,实在是令人回味,令人遐想。
想起多年前看的那句话——愿你终有一天能和重要的人重逢。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一篇文艺】,关注在后台回复【爱在三部曲】可获取电影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