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终点究竟在何处?

      纵然时光流转,关于此问题的答案却始终无处可寻。

      尽管如此,以电影《隐形人》中所呈现的NDE现象为典型,种种说法仍以“都市传说”的形式流传于世。

...

      NDE现象(濒死体验)常见于遭遇重大事故、疾病等灾难之后还能奇迹生还之人。

      睁开双眼后,恢复语言机制的其中许多人不约而同地描绘出了相似的一些情景。

      例如,他们会提及“灵魂出窍”般的视觉现象——

...

电影《隐形人》

      “我仿佛在空中漂浮着,并俯瞰周围的一切——甚至是躺在病床上的我自己。”

      “我诧异极了,试图大声地叫他们的名字,但没有一个人回应我。”

      “他们真的......看不见我。”

...

电影《隐形人》

      其实,这种“上帝视角”只是NDE现象的初期阶段;

      假如患者不能得到有效的救治,情况往往会急转而下——

      “渐渐地,周围的一切尽数被死寂所吞噬,直至陷入漫无边际的黑暗。”

      “恍惚间,远处突然跃动着一个白色亮点;”

      “就像试图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般,我向着它走去......”

...

光点

      “猝不及防地,我看见了年幼的自己——”

      “那是多么美丽的阳光海滩啊,家人与朋友都相聚在一起;”

      “我们欢快地堆着沙堡,还要提防着它不受海浪所侵蚀。”

      “‘要是能永远停留在这一天该有多好啊’,我不禁这么想着。”

      “直到......”

...

超脱

      直到患者最终不省人事。

      当然,经过治疗后,他们也极有可能幸运地慢慢恢复所有正常意识。

      事实上,NDE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有多种演绎;

      比如,国内民间就有一种相似的“走马灯”说法。

...

走马灯

      同样地,波兰画家著名画家、摄影师Zdzislaw Beksinski(济斯瓦夫·贝克辛斯基)以其“死后的世界”系列画作闻名遐迩。

      作为“空想艺术”的杰出代表人物,其笔下所描绘的世界无不令人心神战栗。

...

画作《死后的世界》

      据坊间传言,贝克辛斯基曾在年幼时遭遇车祸,使得他的心脏骤停了长达7分钟的时间,他也因此匆匆窥见到了“亡者国度”。

      该传说的真实性有待考究,但他本人的的确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

      也难怪那一场浩劫会借由他之笔被赋予了光怪陆离的万千形态。

...

画作《死后的世界》

      电影《隐形人》就聚焦于某次恶性事件所衍生出的NDE现象。

      一天清晨,当高三学生尼克一如往常般走进教室上课时,却发现班内的所有人都无视了他的存在。

...

电影《隐形人》

      起初,他还以为这是一场集体性的恶作剧;

      但无论他如何试探,周遭的所有人还是视他如空气。

...

电影《隐形人》

      原来就在前一晚,尼克惨遭一伙不良少年围殴,甚至让他几尽丧命;

      而被困于生与死的边缘,他那破体而出的灵魂也只能在现世游荡;

      除非——

...

电影《隐形人》

      除非尼克的身体能在完全丧失生命力之前得到抢救。

      当然,这场闹剧远未结束。

      成长于优渥家境的尼克,或许无法对问题少女安妮的艰难生活感同身受,以致于他的张扬招致了后者的激烈报复;

      而在盛怒之下犯下罪行的安妮,又是否果真是十恶不赦之徒?

      当二人的命运由此交织,残酷的青春也渐渐把他们推向了“生”与“死”的对立面。

...

电影《隐形人》

      有人说,NDE现象不过是博人眼球的杜撰,但许多人往往还是选择了“宁可信其有”。

      毕竟,现实太过残酷;

      而若确实无所信仰,我们又该如何面对生命的慢慢长夜?

...

电影《隐形人》

      恍然间,一切的爱恨纠葛早已散去,也仿佛回到了尼克在最初写下的诗篇:

      白昼烧尽成黑夜

      烧毁了我灵魂的一角

      在黑夜中

      我幻成太阳的火花

      终成灰烬,灰飞烟灭

      让人窒息的黑夜吞噬了我

      一切辗转成空

      在黑暗中,我看见

      真实被蒙蔽在白日光亮的谎言中

      盲目的双眼

      虚伪的笑容

      像梦游一般

      只有言语和脚步证明时间

...

电影《隐形人》

      P.S. 生命之重,在于无法重来,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探讨;而欲知更多影视佳作,也可持续关注我的简书“彼时光阴”,并关注微信公众号“O时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