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本来自于小说《封神演义》,电影侧重的则是在封神大典举行之后的故事,此选材确实出乎意料,毕竟封神本为故事终点,而到此却成了起点。

电影的中心主旨是借姜子牙之口而出 “一人不救何以救苍生”,此道德难题类似于著名的电车难题,而这部充满着中华文化的电影似乎给予了这哲学争辩了一个答案。这还引申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姜子牙本人是立下赫赫战功的,却没能得道成仙,仅仅因为他坚持着自己对万物的慈悲之心,以及每一个生灵都是平等的,也值得拥有平等的价值;而游手好闲的商纣王却分得了一闲职,因为他遵守主流价值观并且政治正确。在此,导演也许暗示了一种人生的孤独,赞扬了一种自我坚持不随波逐流的勇气,尽管代价是巨大的 ——直到片尾姜子牙都没能被封神。它引发观众重新思考了一个人的力量,“生活的压力与生命的尊严哪一个更重要”?

电影里另外的一个主题就是怀疑与寻找真理。姜子牙执着于弄清那些幻象而获取真理,他怀疑自己,怀疑师尊,怀疑人生到底何为真假善恶。冒着生命危险,他也要知道真相,这的确值得敬佩。他用人道主义感化了小九,也取得了自己的朋友申公豹的认可。即便你是孤独的一人挑战世界,饱受所有人甚至亲朋好友的质疑,只要你有顽强的信念,你也可以成功,好比先锋科学家们一样。

此外,电影中最讽刺的一点则是神与人的对比。电影通过姜子牙和他师尊并置了这两个角色,讽刺了永生的神贪婪且虚伪,而凡人却可以以善为本,以爱感化天下,这倒置了大众对神与人的普遍认知,也启发了观众去怀疑许多人为假定的标语。

从电影的艺术层面看,这部国漫电影与曾经出品的《哪吒》都是由浪潮工作室制作的,特效、服饰、音乐、分镜都是有很大进步的。对比这两部片子,《姜子牙》少了一些幽默搞笑,而多了许多人生哲理,适合所有年龄人群尤其是家庭一起看。虽然在人物的剧情发展上有待提高,但总体还是值得一看的。

最后,预祝国漫可以越做越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