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与千寻》

不记得第几次看《千与千寻》了,可是每一次看《千与千寻》都会给自己带来不一样的享受、感悟,还有难以言喻的幸福感,电影越是畅快淋漓,自我的感觉越会是通透和惊喜。

时隔十八年,终于等到了《千与千寻》在国内的电影院上映,大银幕之下再一次观看《千与千寻》,竟然发现这一次的焦点,已经不再是善良勇敢的白龙或是默默奉献和守候的无脸男,很奇怪的,居然对着巨婴——“坊”,这个宝宝燃起了新的兴趣。


...

“坊”

以前总以为他是一个无理取闹的小孩子,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只知道哭泣是自己最有力的武器,可以招来汤婆婆的保护和疼惜。今天特意留意了一下他和千寻对话的台词,才幡然醒悟,他不是没有长大,他只是不愿面对外面的世界。

故步自封,以为自己知道的,接触的世界就是好的,就像他第一次见到千寻时问她说,她是不是来传播疾病的一样,他的认知,他的世界,都只停留在他房间范围之内。房间之外的空间和世界,并不是未知的,而是固定在一个特定思想层面,一个不容他人质疑的位置。


...

千寻和“坊”

因此,他不断地强调、质疑、反问千寻,外面的世界有什么好?我不相信你说的话,你必须留在这里陪我玩,你要是不陪我玩的话,我就拧断你的手,或者大声哭泣,把汤婆婆引来。

他顽固、他执拗、他毫不讲理,同时故步自封,把自己的世界紧缩在一个房间,即使身材比别人大很多很多倍,胆子却比正常人小好多好多。我们也无法确切地知道,为什么他会成为一个体型巨大的宝宝,也不知道实际情况下,他到底多少岁了,可是,唯一能知道的就是,遇见千寻,是一种“幸”,他改变了很多,不仅离开了自己的房间,到外面去见识真实的世界,也开始收敛自己的脾气,变得有主见起来。

变成一只小老鼠,和千寻一起搭电车到钱婆婆那里去,路上的景物让他雀跃不已,他开始用自己的眼睛看待这个世界,也开始用自己的力量来走路和观察现实,拒绝一直坐在千寻的肩膀上让千寻为她代步,到钱婆婆家后,也愿意尝试帮钱婆婆团毛线,织毛衣,为千寻制作一条护身符一样橡皮筋出一份力。

最后,当他开始用自己的理智去审判汤婆婆的所作所为时,他也不再是以哭泣当武器,而是用实际的心来表达,他对千寻的关心和爱,让汤婆婆必须真诚地对待千寻,不许让她受伤害,要让她回到属于她的现实世界,不能用魔法禁锢她,也不能让她不开心。

甚至看到千寻终于可以回家了,他也高兴地和她挥手作别,不再留恋,也不再蛮不讲理地让她留下来陪他玩耍,而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开开心心地和她离别,并祝愿她幸福平安。


...

小老鼠“坊”

一趟旅途,让一个人瞬间“长大”,这期间的魔力,堪比魔法还刺激,“坊”的这种转变是多么的难得,就连汤婆婆也惊呼不已,自己的宝宝居然能够凭借自己的力气站起来了,实在是太不可思议。而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正渐渐地成长,走出自己固有的天地,接纳新世界,感知新事物,也开始通情达理的“坊”宝宝。

都说旅途可以增进一个人的见识,扩展一个人的知识层面,果不其然。《千与千寻》里面,得到成长的人不仅是“坊”,也是千寻,白龙,无脸男, 他们都在这共有的一段时间内,获得了各自的成长,找回了最初的自我。

我们也在感动中收获良多,良多,许先哲的《镖人》里面说,「信念就像星星之火,有着可以燎原和点燃人心的强大力量!信念越强,力量越强!」千寻正是靠着自己可以回家的信念才能够从汤婆婆手中逃生,但信念这回事,又何尝不是也发生在“坊”的身上呢?

如果不是笃定了千寻能够带给自己改变,千寻能够让自己的认识更广阔,能让自己见识更有趣的世界,能让自己不再故步自封,狂妄自大,他又怎么可能跟随千寻的步伐,离开自己的房间,去到外面的世界?他也有所信啊,有所坚持啊,所以即使魔法的时间已经过了,他依然选择以小老鼠的形象,陪伴在千寻左右,直到最后一刻,才变回自己。


...

变回自己的“坊”

不由得,也想起来曾经的自己,那时的我也是蜷缩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走出来看外面的世界,不想工作,也不想去应酬别人,就连朋友也不大愿意见,宅,是唯一的标志。

抱着世界是黑暗的,并不是想象中那般美丽的想法,得过且过,行尸走肉,以为只要有可乐和网络,那么一个人也能好好的活着,苟且偷安,殊不知,那一种慢性自杀,活着和死了没有什么区别,不过是一具占用自然资源的肉体罢了。

不愿意去接受外面的世界,不愿意去接受别人的意见,不愿意用自己的脚去实际丈量这个国家,这个星球,感到郁闷,痛苦,不安,却任然假装自己过得很好,活得自在,这个样子,和无理取闹的“坊”有何区别,更要命的是,就算自己无理取闹,也没有人真的会来疼惜自己。

不得已,也学会了长大。就算是被迫的,但也在某一瞬间,突然间成长了。

没能像“坊”一样幸运的遇见千寻,开启了一段奇迹一般的旅途,很是可惜,但也算是有所顿悟,自我成长。但这顽虐的根性,还是会时不时的发作,特别是在遇到一些自己难以一瞬间处理的问题时,偷偷地,又会想缩回自己的阵地,甚是可悲,或许生而为人,就自带有这痼疾吧。

只能说依靠着某种信念,这个症状会越来越好转,慢慢地被改善,直到有一天真正的被战胜,我们才会自信、耀眼地活着,像“坊”一样,无需再用眼泪做武器, 就可以让他人信服自己,这就是气概啊。

遇见《千与千寻》,就如拨开了云雾见到了月明,突然吸纳了勇气一样,一瞬间,就被感动,被吸引,也被支撑着强大起来,诚然,感官感受是一瞬间的事情,可长大,会是一辈子的事情,谢谢《千与千寻》,更要谢谢宫崎骏爷爷!

...

挥手再见

...

白龙和千寻

...

无脸男

...

宫崎骏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