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什么?
当我们所有人,从子宫里出来后,穷尽一生都在寻找“家”的终极意义?
或许是出生的那刹那,第一次经历了断舍离,造成了我们第一次不“不安全”。所以空间上,我们需要一个家,心灵上也需要一个家。
最近看了一部影片《何以为家》,讲述经历叙利亚战争逃到法国黎巴嫩底层人民,他们在这个国家没有身份,他们家里有很多孩子,一样没有身份,一个连身份都没有的人,又怎么谈家呢?
对于一些苦难者,家是一个奢侈的词!也是一种奢侈的情感。无国,何以为家?

何以为家
五一小长假,也回了一趟家。家里也有发生一些事,都是父亲承担着,回去之后母亲才告诉我,作为,没起到在家里应有的作用,觉得无比的愧疚。
短假的结束前的最后一天,我要出远门了,小侄女要去上课,老妈要去外婆家采摘茶叶。难得是这次,她们出发的都比我早,早上7点,家乡的早晨还带着一些凉意,披了一件衣服,就下楼到门口给她们拦车,巧合的是,一来一往,不同方向的两辆车却在门口同时停下,妈妈和小侄女,一老一少,为了各自的目标奔向下一个地方。
哦,那个瞬间,我突然明白了,对于一些普通如我一般的人,家的另外一层含义——团队。家是一个团队,有些不同任务的成员,有人在为这个家付出而老去,有的人为了这个家而读书成长,也有人为了这个家而一次又一次的远行。但我们心中都住着一个地方,叫家!

远行因为有回归而变得幸福
前几天,朋友圈,一个平时如“小强”一般坚强的同事,发了一个父亲离开的信息。原生家庭就破碎的她,在这个年龄段就失去了父亲,可以看得出这种打击之大。她说,父母在时,人生尚有来处,父母走了,人生只剩归途。那天涯何处是归途呢?毕淑敏老师说父母是帮我们挡在死神面前的一堵墙。那父母不在时,我们的归途?
那个朋友圈的底下对于归途:
有人给了一些拥抱,这种隔着屏幕的拥抱,不仅没有温度,也没有力量,但除了这种表达,又该如何表达呢?
有些人说,找个男友,组成一个新的家,开始一个充满希望的归途……
也有人说,回来吧,回到公司,这里还是你的家……
我说,你在我们心中一直都很坚强,既然无法避免无常,那就把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吧,在心里安一个家。
其实,所有人的安慰都是苍白无力的,感同身受,感同都很少做得到,又如何谈身受呢?我们一生,能寻找到灵魂伴侣的概率有多少呢?找到以后能共同走下去的又有多少呢?
终其一生,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孤单的,而家,公司,国家,甚至地球,也只是我们一生的一个站点。或许,我们能做的,先让自己的心安下来,努力寻找一个契合的伴侣,如何找不到世俗意义的伴侣,那就一起在心灵上成长,无论哪个站,都用心陪伴,认真努力的过着,其实就是对来一遭遇见一些人最大的尊重。

自己是家的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