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无剧透,请放心食用。有部分剧照易引起不适,请小心。

...
《辛德勒的名单》

昨天下午花了三个小时看《辛德勒的名单》,直到今天下午才写完这篇我称之为“影评”的东西。

首先,以我的头发做担保,这绝对不是一篇合格的影评,我也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推荐者。为了避免你看完觉得失望——来,打个预防针。

...
电影中的辛德勒

看完电影之后并没有像别人对我说的那样,感动得稀里哗啦。

说实话,看到最后我也没留一滴眼泪。是真的很难做到感同身受,一是时间久远且隔岸观火,二如题目所述,观影时没有从辛德勒的角度出发。

尽管我说难以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却很有感触。

...
人群中的红衣女孩

我恐惧这欢乐的屠杀里暴露出人性邪恶的一面,揪着心和红衣女孩躲在床底。

女孩顽强求生最后却血肉模糊的躺在推车里,伴随着纳粹军官的钢琴曲,无数鲜活的生命在丑恶的激情中消亡了。

...
红衣小女孩

红衣小女孩作为整部电影唯一的色彩,提醒我这不只是特别的电影表现手法,更是现实。

而这种现实的残酷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

01

不从电影主人公的视角切入,是因为《辛德勒的名单》不是小说,不是戏剧,不是诗,不是故事。

它在借电影之手叙说历史事实,让和平年代的我们看看那些残忍的过去。

电影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了加强它的可观赏性,一定削弱了纳粹党卫军的残暴与嗜血性,美化了犹太人受迫害的处境。

...
射击中的阿蒙

电影中提到的生化实验,阿蒙向打猎一样随心所欲射杀集中营里的犹太人已经接近人性的底线,导演也不想多谈吧。

我们真的接受不了。

02

我记得高中历史书讲南京大屠杀的那部分,有张日本士兵提着人头对镜头嬉笑的照片,那张照片我至今都忘不了。

现在想来,那可能是少数几张官方认为民众能够接受的照片。不是那时候拍照技术不好像素不高,而是所有我们可见的照片都进行了模糊化处理。

...
红衣小女孩的结局

即使这样,接受起来也真的真的很难。

03

于是我就想,是什么原因让犹太人遭受灭种的迫害。反犹主义甚至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使这么多人疯狂,丧失人性。

...
剧照阿蒙

宗教是一个渊源。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宗教对立与矛盾冲突使犹太民族有一种民族优越感。

这句话看起来似乎怪怪的,这场大屠杀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德意志民族的民族优越感。

怎么扯上犹太民族的优越感呢?

犹太教与基督教同根同源,最后却分道扬镳走向对立。

其中很重要的分歧是犹太教认为犹太人是上帝耶和华的“特选子民”,而基督教认为大家都是上帝的子民。犹太民族的优越感大部分来自于这个宗教学说。

优越感本身没有问题。只是当优越感变成一种特权时,问题就来了。

...
犹太人被纳粹聚集

巴比伦王国灭了犹太王国,犹太民族失去了国土,作为一个有着独立民族意识的民族,犹太族“寄居”在其他国家。

单单寄居也没有问题,但是我们都知道犹太民族的智商在世界民族中数一数二。

电影中借阿蒙之口说:他们有魔力。

...
这一段还请去看呢

二战伊始的德国犹太人,掌握了德国国家经济要脉。战争需要资金,对于纳粹党卫军来说,犹太人是有钱无权的那一类人,就像笼子里的小白鼠,任人宰割。

对于德国人民来说,德国境内的犹太人我行我素,几乎以经济手段控制了德意志国家,当然这只是人们的臆想。

另一方面是不满犹太人的民族优越感,部分德国民众认为犹太民族不属于德意志,于是犹太人在德国的公民权就这样在舆论中被剥夺了。

公民权是人权的核心,剥夺公民权意味着言论无意义,行动无效果。犹太人在二战时的德国就处于这样绝对没有权利的状态。

当统治者集结了一群暴民,屠杀就在这样的碰撞中发生了。

...
其实是就地执法04

屠杀越演越烈,纳粹党卫军在不断的杀戮中殆尽了人性。文明一下子倒退到只有动物性没有人性的时代。

...
危机愈演愈烈

在全民失智的状态下,“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识实在难得,然而很多醒着的人不仅不敢相信自己醒了,甚至还要装装醉。

...
人群中的辛德勒

辛德勒是醒着的,意识到自己醒着并做了一些醒着的人该做的事。

哪里有反抗哪里就有压迫,对于犹太人来说辛德勒是英雄。他作为纳粹党员,本应该成为迫害犹太人的一员。他却反抗并战胜了人性的丑恶面。

而我们只限于惊讶他拯救出了多少犹太人,很难有其他感受。但是作为一个有人性的人,我敬佩他是战胜人性丑恶面的英雄。

在没有人性的时代愿意遵循自己的人性是难能可贵的。就像你会歌颂救你于黑暗中的光亮,而不会歌颂太阳。

05

德意志民族确实是优秀的民族,二战后勇敢的承认错误,对下一代的教育毫不含糊。

但是谁应该对此负责呢?只是当时参与屠杀的纳粹官兵和现在还在反省的德意志吗?

不只他们,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为人类历史上的大屠杀负责,我们都应该警惕这种人性的丧失。

每个人都有人性,就都有丧失人性的可能。

迫害犹太人的德国纳粹,在南京进行屠杀比赛的日本军官,他们也有人性,只是他们人性被裹着“民族主义”外衣的“极权主义”囚在了内心的最深处。

他们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杀人狂魔,以杀人数量定英雄。他们也没想过死在自己“正义之剑”下的是和自己的父母,妻儿一样的人。他们更没有想过这样的行为有违人道。

这样的历史真是让人觉得疯狂又后怕。

...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影片的最后,如图。

那些幸存的犹太人问一个苏联兵他们应该去哪里。苏联兵说东边和西边的人都不欢迎你们。

从我的角度解读这一段:我们存有太多偏见,这些偏见、这些所谓的民族优越感都可能让“特权主义”“极权主义”有机可乘。

我们却不自知。

人性是世界上最琢磨不透的东西,所以我们都应督促它走上高尚之地,警惕它离我们远去。

06

以两张图结尾。

...
犹太小男孩

...
德国小姑娘

人性在善中开出善之花,在恶中结出恶之果。

谨以此文,歌颂那些黑暗中依旧闪着光芒的人性,歌颂人间的爱与暖。

谨以此文,歌颂人人平等,警示无处不在的人性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