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个不像段子的段子,对于在外打拼的游子,如有有人质问你“为什么不回去建设家乡(当然这句多半也是玩笑话)“的时候,你可以给对方举这么一个例子,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只有五个发达省、市自治区(可以猜猜是哪五个)的财政收入是大于支出的,换句话说,其余省份每年都要靠这五个省市”输血“。所以,如果你没回老家,其实相比呆在老家,你反而是更好地在支援和建设家乡了。
玩笑归玩笑,说回到作品。如果你对西北的印象仅停留在戈壁荒漠黄土高坡、肉夹馍牛肉面这些物的层面,那这部剧可以说是西北乡村在”人“这个层面上的良好呈现,以我的切身感受,这里的人民确实是这样思考、这样表达的,只不过现实中他们可能更木讷一些,不似剧中这般活泼。
我一向认为,如果以乡—镇—城三级来划分中国人的聚居区域,镇这一级是缺少研究价值的,全国的镇都有大体相似,乡和城倒是有别有特色,这种区别就体现在,各地乡村受地理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呈现出不同的人文特征,而各大城市则也具有各自的城市气质。
而在这样山川阻隔,物产匮乏的环境下,靠山吃山的人们也造就了吃苦耐劳,却又安于现状的品性。部队中训练常说”北方兵善跑,南方兵善举“,足见一斑。
中国人普遍重视宗族观念,并在不同地区形成各自的民俗特征,譬如广东、福建、山东等地,大家都能说上一二。剧中也还原了宗族观念在西北农村的风貌。西北方言中常出现”先人“一词,其实在日常中”先人“已经被口语化了,例如”X你先人“句式的广泛应用,”亏你先人“意即”令你的祖先蒙羞“,还有其他一些带上“先人”的脏话,甚至演变得带有戏谑的感情在其中。
剧中提到涌泉村建村有两百多年,也大体符合西北地区移民历史。如果你乘车穿行在西北的乡间,你会发现很多有地域特色的村落,诸如”马家堡“、”李家河“此类,数不胜数(我老家那个叫王家沟),这些都是从明朝至新中国时期,从中原移民来的先辈们驻留于此的时代印记。”大槐树下“是西北人历史中的一个常见符号,在民谣中时有出现,其位于山西境内,当年许多人就是在所谓”大槐树下“集中,再分批迁徙至西北的。今人谈起过往种种,常深情地将其描绘成奋斗史,可实际上,迁徙常伴随着大范围的饥荒,以及国家机器的动用,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要是生在那江南富庶之地,鱼米之乡,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呢?
我还留意到弹幕中说“故乡只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流浪是人类的宿命,人类从二十万年前出走非洲,这才得以将文明的传遍各个大陆,真要寻根,也该到那非洲大草原上去。反过来说,祖先既然已经给我们做了示范,今人也大可不必将自己的命运拘束在一抔黄土上。
此外,大家看到剧中西北地区的荒凉景象,其实和历史上大举移民,超过土地承载力也不无关系,要知道,西北的大片土地,很久以前也是水草丰茂之地。近年退耕还林,也算是还了历史的债吧。
最后,无论何时都要铭记:人是目的而非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