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以陈望道的生平为主题,在共产主义精神的引导下,穿插着从缝隙中寻找光明的共产党员时代。从被指派临时翻译《共产党宣言》到冒着逮捕的风险晚上向工人解释共产主义思想,面对生命威胁坚持集资建设新闻馆,在望道一生的短暂缩影中,可以看到他对共产主义的热情奉献,追求光的人自己也将成为光。
传记电影的创作目的是让观众心目中只有一般形象的人物呈现立体,或者观众以前只有模糊概念的历史事件,可以通过人物的个人经历变得生动具体。同时,要通过传道者的“功绩”,给观众带来情感冲击和思想冲击,让观众对生活有意义,得到深刻的理解。
陈望道是中国第一个完成《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的人。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复旦大学校长25年。然而,许多观众对陈望道的了解或许到此为止。对于陈望道的人格魅力和内心历程,恐怕一无所知。此外,如何让新中国成立前陈望道的革命生涯对当下观众的生活有更深刻的启迪意义,也是该片即将突破的艺术困境。电影《望道》并没有用大概阔展现陈望道的生平,而是聚焦于1919年5月至1949年5月的30年革命和战斗生涯。该片旨在将陈望道置于最动荡的历史情境中,描述人物命运的起伏和内心的激动,突出陈望道一贯的精神品质和人格境界。陈望道一生中最重要的社会身份是“老师”,他保护学生的意识几乎是一种本能。在电影中出现过很多。通过提升角色困境的层次,对角色的毅力进行了越来越严峻的考验,让观众看到角色的品质像钢铁一样强大。在杭州的时候,教育部门面临着禁止戏剧进步的命令,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在他身后,许多学生停止上课支持他,同事们一起进退。他能以坦率、有尊严的方式冷静地处理反动势力的压制。在上海大学就读期间,国民党军队直接冲进校园,开枪打死学生。陈望道冲到最前线与军警对峙。此时,由于陈望道的地位很高,他承担着更高的责任。他在危险面前的正义和无畏也是这个角色内心深处的表现。陈望道在重庆,经常面临日本轰炸迫在眉睫的危险。他更加努力重建“新闻馆”,用进步的思想武装学生的思想。
当然影片的主要叙事是望道先生,但影片的次要人物描写也非常丰满,尤其是阿龙的牺牲。“作为一个纯粹、积极、理想主义的爱国青年,他接受共产主义,但在受到反革命政府的残酷攻击和牺牲时却看不到自己的血孩子。阿龙像望道先生一样勇敢地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反映了许多从未后悔过的人。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黑暗时代发光。这部电影故意选择了中国最黑暗的历史时期。在看不到“光”的时代,有些人执着于探索、堕落或萎缩。在这样杂乱无章的生活中,我们意识到陈望道在黑暗中继续追求光明的价值。在那个觉醒的时代,探寻思想之光,寻找救国之路是社会潮流,也是有抱负的年轻人的自觉追求,就像今天的年轻人在互联网世界里翻山越岭,努力向上,他们是国家的未来。
电影除了展现陈望道其人其事,还汇集了超高国民度的实力演员、演技优秀的影坛新秀、德高望重的演艺前辈,将陈望道身边的友情、爱情、师生情做了生动描摹。
片中胡军在片中饰演陈独秀,与刘烨相隔20年再度合作,演绎这对挚友在战乱中的深笃情谊,而影片也是首次将陈独秀的晚年形象及生活搬上大银幕。文咏珊饰演蔡慕晖,独立果敢。作为那个时代的先锋女性代表,与陈望道情投意合琴瑟和鸣。文咏珊表示:“他们两个之间是互相尊重和支持的,这非常难得,特别值得我们去学习。”此外还有王锵饰演施存统,吴晓亮饰演戴季陶,奚美娟饰演陈望道母亲……影片幕后班底实力强劲,导演、编剧、摄影、剪辑等主创曾多次获金鸡奖等国内顶级奖项。实力演员与影坛新秀共同演绎,金奖幕后保驾护航,全力再现热血志士的弧光。
追求光成为光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