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映后交流和新闻发布会。随手记的,不是原话不精确。记个大概意思,有错再改。

影片里的梗就不放上来了,避免剧透。

———

阿毛:纳米级的成本。

大豆:社区电影。主创、演员和工作人员都是鼓楼的邻居,大家一起共同创作的状态。

———

大豆:创作缘起是我们散步的时候在胡同里看到一张寻鸟启示。有人养了两年的鹦鹉不见了。找一只鸟不像找猫或者狗有迹可循,鸟是无迹可寻的,这个事情从一开始就是虚无缥缈的。

贾世俊:后来有一天我从上海来北京,有天晚上我的apple watch不见了,他们陪我找。我们就用苹果那个寻找功能一直找,地图上那个小红点一直在附近,但怎么也找不到。

他们说要拍一部电影,我说那第二天天亮就可以开拍。

———

阿毛:两个主角和我们最早剧本里设定的不一样,最后根据两个演员的性格调整了角色和台词,让他们演自己,从头到尾一直都是「没头脑和不高兴」。

十条:我觉得他好笑、他好笑,他们也觉得我好笑,就这样成了。

东四:一开始以为是拍短片,每天都以为自己要杀青了,结果第二天又叫我去拍,就这样拍了一年才发现是长片。

———

阿毛:这部电影更像一部漫画,它是 4:3 的画幅,一个是为了模仿漫画,二是希望画面更聚焦在两个人物关系上。

阿毛:无法归类是什么电影,可以叫「聊天电影」。就是一个「沤着」的电影。

阿毛:我看到豆瓣上有人说我们是黑色幽默,其实不是,它没有讽刺也不辛辣,它更像是一种「绿色幽默」,无公害的,你想吃也行不想吃也行,吃下去也没什么害处。

阿毛:有日本脱力系和考基早期作品的影响。与其说脱力,更多是一种「无聊」。

———

阿毛:主创全部都不是北京人。我们外地人住的鼓楼,和北京本地人不太一样。它有一种疏离感。

大豆:鼓楼这个地图上,有三种相互没有交集的人——老北京、北漂青年(乐队、嬉皮…)、游客——有各自的结界。它永远不会真正变成我们的地盘,但不妨碍我们在这里很开心。

大豆:记录一下十多年对北京的爱恨情仇。爱的方面是在北京很容易遇到支持你理想的人,大家可能也并不懂你到底要干嘛,但会支持你。恨的是这个理想很容易被看到,但可能和鸽子一样找不到。

大豆:「陪伴」不是我们一开始去想的命题,是拍的这两年里慢慢总结的感觉。东四和十条可能相互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但他们以另一种方式在相互陪伴。

有个朋友打电话给我,说失恋了很丧,但是一想到东四和十条的生活,好像不那么孤单了。ta 的这个反馈很触动我。

希望这部片子能给大家一点点陪伴感,就很满足了。

大豆:这几年大家的精神状态堪忧,主要是一种「卡住」的感觉。有的人会后撤,放弃或者离开,有的人还要前进还要拼,我们就是原地坐下来,chill一下,吹吹风喝喝酒。

———

(主持人问梗是怎么来的,citywalk、俄罗斯圆块、厕所测评……像是预言了很多后来很火的梗)

大豆:一开始想在鼓楼境内拍完全片,但后来 city walk 了很远去了五棵树那条河。我俩都是南方人,北方冬天给我们最震撼的一点是,冬天的河面是会结冰的,可以走在上面,但好像永远看不到头。鼓楼找不到一条这样的河,后来在五棵树找到了那条符合我们对北京冬天想象的河,有人在上面打冰球、滑冰,东四和十条在上面漫无目的地一直走……

阿毛:梗都是聊天聊出来的,yq这几年很无聊,接不到活,公园博物馆也都不开门,我们只能在路上聊天喝饮料。

我相信笑点同频的人肯定也都想过这些类似的梗,只不过没有用影像的方式呈现出来,可能是和朋友的聊天记录里,可能是在酒后吹牛里。

阿毛:圆块游戏(大西瓜、任天堂)都是消得掉的,但我们就想要一个消不掉的游戏,那样才是虚无的。有这种感觉的朋友就会对这个游戏有共鸣。

———

大豆:谢谢大家来看这么无聊的电影。

十条:希望所有疲惫的朋友,激动的朋友,都可以轻松地休闲地观看这部电影。

DANCE on the moon and STILL love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