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故事本身很一般,人物也很限定,结尾是更是毫无新意,完全遵循好莱坞的剧作原则,典型的好莱坞人物类型:

➕一个身处底层、包含人类某种美德或天赋的主角;(最后成功,达成目的)
➕一个辅佐主角破除障碍一起成长的兄弟;(多半牺牲,成就主角)
➕一个不能在一起的爱人;(克服困难,最终在一起)
➕两个给主角成长刷经验的反派。

...

如果按照正常叙事来写,是一个比较俗套的故事,但丹尼·博伊尔向我们证明他并非普通导演,这部电影并没有落入平庸,我觉得主要归功于两点。

1.非线性叙事增加戏剧张力。

影片前100分钟都是三线并行,参加节目的现场➕节目前主角的成长故事➕节目后警局审问,通过一个个节目的问题来推进剧情。

首先第一条线:

通过警局被打设置悬念,吸引观众。他有没有作弊,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如何答对的题,这条线最后以关系缓和、误会解除、主角被释放结束。

...

第二条线:

因为被审问,开始回到答题现场,主角面对这些提问,因为底层人的身份被主持人刁难和鄙视,在现场一个个问题被提出,每个问题的回答,都伴随着主人公一段悲惨的生活,这条线延续到了最后,以主角赢得大奖结束。

三条故事线:

因为思考题目,开始回到主角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为什么能够答对题。这条线,才是电影的主题所在,通过贫民窟主角的艰苦的成长经历,揭示了印度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社会问题和印度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

在电影最后二十分钟,三线并一,达到高潮。

时间来到当下,他从警察被释放参加最后的节目,最后赢得大奖,找到爱情,结尾来一发逃不掉的印度歌舞表演。

2.深入印度社会的真实描写

...

一开始看到是英国电影,我以为是个印度裔英国导演拍的,没想到是和一个印度女导演联合执导,这个印度女导演还有点印象,看世界电影的时候提到过她的《季风婚宴》。

我觉得印度政府对这部电影肯定是持不太好的态度,任何当权者都喜欢听颂歌,把社会黑暗这么直接表露拍出来,没谁乐意。但这部电影最让人动容是对印度社会的描写,尤其介绍这种苦难生活,小孩子视角和表演,更添悲情和真实感。

里面有句台词,当主角把一对美国游客夫妇领去参观,回来的时候车上被搜刮一空,连车轮胎都全被拆了,一个导游认为主角是同伙,开始打他。

这时他对那对美国夫妇说,你们不是要游览印度吗?这就是真实的印度。

...

还有恶搞泰姬陵那一段,主角被一对外国人委托带他们参观,结果他一通乱介绍,当一个游客提出和游览手册写的不一样的时候,主角说——他们什么都不知道,那不是真实的印度。

里面用到了很多倾斜镜头,都代表了一种批判、讽刺意识,泰姬陵的出场,还有一些主持人的提问,主角却只知道美元,不知道卢布的头像。

还有对印度宗教问题的反思,已经看到好些印度电影都提到这个,《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我的个神呀》,本该被信仰带来信仰的宗教却给人们带来了矛盾和屠戮。

...

排便到河流,坑蒙拐骗游客,在旅游地偷鞋这些全拍出去,这不能代表全印度,但肯定来代表真实印度的一部分,也不能播,这不是抹黑我天朝上国形象嘛?

见证印度的发展历史,其实和中国也挺像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混乱,滋生罪恶,也会富了一批人,而另一批人依旧生活困苦。

中国没有贫民窟,但有城中村和贫穷的农村,无论哪个社会,都有一群社会底层人,当有人愿意把镜头对准这些人的生活,能相对真实去记录他们的存在,他们所思所为,就已经成功了。

...

中国没有贫民窟,只有百万富翁,因为大屏幕只放得下那些光鲜的生活和崇高的理想,我们早已国富民强,没人在乎普通人的悲欢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