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影片之前,我对玛丽莲梦露只有基本的了解,知道这个传奇人物有过沉重的经历,也拥有跨时代的才华。抛开故事原型人物以外,我认为这是一部完成的非常出色的影片,近几年我都没有看过这么耐人寻味的作品了。演员的惊艳表演、虚实交错的叙事感、意向化的镜头设计,都让我完全沉浸其中。
看完电影,我才去看了看网上的评论,没想到会这么激烈。但是,我一向认为电影是应该、也理应被评判的。所以,在这里我不太想去过度争论对与错,因为电影真正的魅力在于,不是你觉得它对,才应该被制作,也不是你觉得它错,它就不配在世界的电影史上留有一席之地。想一想我国的影视环境,这种“撕”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那么,我想聊的是我对这部电影的理解。首先,我觉得这部电影引起争议的核心,在于现有的资料和文献,让我们无法真正的了解玛丽莲·梦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她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一段人生。电影里展现了玛丽莲·梦露来自原生家庭、行业潜规则、感情生活的很多痛苦,这里面有很多是切实发生的,也有很多在银幕上做了过度放大,但是从戏剧的角度去看,并非不合理。这部影片我不觉得大家要把它当作梦露的传记电影去看,首先小说本身就是虚构的,其次我也不认为从导演的拍摄思路上看,他的本意是要去诠释玛丽莲·梦露。
在我的理解里,这部电影更像是一场幻境,或者可以理解成一场编排的戏剧,主角是玛丽莲·梦露,不是诺玛·简。你会发现影片中多次出现随意切换的画幅大小和色彩质感,而且有意思的是,这些切换是不存在逻辑的。这种在事实和虚构之间割裂的观感,或许也正是导演的有意为之。
关于电影里面的几个争议,拿几个出来探讨一下。第一个争议点,是梦露没有堕胎,看过影片的就会知道,影片里是用了一种意象的方式来展现梦露“被迫”架上手术台的,而她直到昏迷前,都在表达自己不想堕胎的意愿。虽然后面有提到当第二个小孩流产的时候,意象中的孩子问梦露为什么曾经不要自己,有暗示堕胎的嫌疑,但是结合前面我说的戏剧论,这一点无法坐实。第二点是很多观众认为这部电影充斥男性凝视和对梦露的剥削。如果说这部电影真的打着梦露传记的旗号,我觉得是。但是作为仅代表我自己的女性观众,说实话我并没有不适感。相反,除了看到梦露的美之外,我看到的更多的是讽刺,讽刺旧社会群体对美的认知片面,讽刺好莱坞的潜规则,讽刺那些所谓权威人士的无知和低俗。更重要的是,讽刺何为真相和虚构。就像梦露曾经说过的,自己已经无数次解释过一切的一切都是谎言,但是大众还是去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就像这部影片一样,愿意相信真实的会相信真实,愿意相信虚构的会相信虚构。
相信我,这是一部值得深思和反复探讨的影片,越是激烈的争辩,越能够体现一部影片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