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总体评价一下,这部片子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总体是一部很不错的片子。

有两点要说一下,首先,我没看过原著小说,所以,以下的内容都是针对电视剧而发的。其次,所有的感悟都是个人分析,如果有人看出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哈姆雷特,可以讨论,但是勿喷。

我大学毕业之后,运气比较好,被公司高层领导看中,收在身边,这几年里,所有类似剧中的高层斗法,见了太多太多,电视剧中甚至美化了不少,现实中更残酷。成年人的世界,不以好人坏人作为区分,都是被利益驱动,所有人都是棋子,只是下层被中层操纵,中层被高层操纵,高层被自己的欲望操纵,如果没有极强背景,白莲花很难独善其身。最终,每个人都会活成自己最初讨厌的样子。

剧中人物太多,我只挑几个有代表性的说一下吧。

林强虽然是主角,但这完全是虚构出来的人物,现实中大概率不会出现,他在剧中的价值也就是一个工具人,属于打酱油的、用一次就扔的人物。所以我不分析他。

先说郝伟这一类。不要看他们在剧中窝囊得很,事实上,在现实职场中,这是很牛逼的职场基层领导,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能被他们轻而易举地玩死。他们只不过缺乏机会,一旦有机会,他们也能成为很风光的中层,但可悲的是,如果只靠业绩,他们很难升上去。他们可以选择站队,也可以选择满足现状,躺平,安心做一个小领导。毕竟,任何一个单位都离不开踏踏实实干活的。

到了钱才这一类,基本就身不由己了,他们是最苦的,表现风光,但事实上,因为已经站队,所以在神仙打架的过程中,最易受冲击,而且最容易被抛出来当替罪羊。

再说一下邢礼。这个人很难说,因为他在剧中的表现非常糟糕,完全没有表现出来集团一把手的智商,他身上只有狂躁,没有城府。按逻辑来说,能坐到这个位置,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只能说编剧没有把这个角色写好,演员也没能演好。又或者是另外一种可能,邱之章之所以让他做一把手,是因为他不够聪明,而且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比较听话,容易操纵。

我要把邱之章和陈行远放在一起说。这两个都是有魅力的人,前者宝刀将老,精气神尤在,喜欢操控大局,后者中年才俊,不甘人下,野心从不掩饰。这两个人斗法很好看,集中体现在最后的董事会上。因为谁也灭不了对方,所以高层斗法,点到为止。 邱之章是真心挽留陈行远的吗?未必! 因为他深知,想留下陈行远已经不可能了,他需要做的是,暂时稳住陈行远,把陈行远困在联众,能困一天是一天,尽量给自己多争取时间,做全盘的应对方案,一旦他的调整完成,他会果断踢走陈行远。参加过大公司董事会的人都知道,所有重大事情都是提前谈好的,会上可供讨论的只是一些小细节。如果邱之章真心想把公司交给陈行远,自己完全退出,他会在董事会之前和陈行远交心,并且谈出一个结果。他之所以在会上说自己裸退,是想占领一个道德高地,采取哀兵策略,让董事们帮助自己先困住陈行远。而陈行远也是老狐狸,一眼就看穿了,所以没有上当。这两个人都是神仙,这段剧情不知道有没有删减,如果再多些,会更好看。另外,王志飞老师是不是得罪造型师了,怎么搞了这么丑一个发型?哈哈。

最后,我想说一下祝丰山。我可太喜欢祁厅长了,这个男人真是有魅力,连皱纹都那么迷人,哈哈。正式说回祝丰山,每个人都会趋利避害,祝丰山无疑是做得最好的。他的前半生都是陈行远的小弟,虽然没能做上太大的领导,但是也施展了才华,部分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虽然他曾经以退为进(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辞职一定不会通过),避免自己陷入斗争旋涡,但我并不愿意相信本剧是他下的一盘大棋(有可能是我真的太喜欢这个演员了)。但可以确定的是,他最后没选择陈行远,原因就太简单了,如果你认为他真的单凭陈行远在董事会上的几句话就舍弃半辈子的兄弟情,那就太幼稚了。事实是,如果他选择了陈行远,因为他比陈行远年龄还大两岁,所以他这辈子永远都是小弟,没有当一把手的机会。而反观邱之章这边,因为斗争,该关的关,该走的走,已经没有别的可用之人,所以邱之章大概率会用他。邱也未必真的信任他,但自己老了,身体不行,不能冲在一线了,而祝丰山人缘好,资历老,能力强,能压得住阵,不防先用着再说。祝丰山当然也知道邱之章并不完全信任他,但是,他可以凭自己的超强能力和良好人缘,在工作中逐步获取邱之章的信任,两个人不需要亲如父子,只要让邱之章知道自己 毫无反心,并且能稳定大局,开拓业务,那邱之章就会继续用他,他本人有这个信心,我们也能猜得到,他是做得到的。

想写得太多,可是很多话又不能说。算了,早饭没吃,又快中午了,还是去弄点吃的吧,先填饱自己的肚子,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