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有着无穷无尽的力量,可在那天之后它也日日夜夜唱起了挽歌,纪念那些无法归家像“英国人那样死去”的亡魂。

...

和近几年倾向性极强的爱国主义电影不同,《里斯本丸沉没》和《1950他们正年轻》都是只陈述事实,不发表观点的电影。把如何去理解这个故事的选择权交给观众,而并非凭空扣下“主旋律”的大帽子,不去左右思考而是教会观众为什么要这样思考,才是爱国电影本该有的样子。

...

作为一部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却展现了极其优秀的商业片素养:故事第一,说教第二。看似只是二战期间盟军战俘一次小小的沉船事件,因为导演和有心人不计成本的付出,为这次事件遇难的盟军军人们写出他们背后的故事。他们的故事既是自己的人生,也是战争期间各国军人的时代缩影,在一场场著名战役和一个个大人物的背影下,像里斯本丸号这样的故事也应该被我们记住。

...

但可惜的是,确实已经很少有人还记得或者愿意研究这段波澜壮阔历史中微不足道的事件。在导演开始寻找亲历者时,已经只剩下两人在世,更多的细节都只能依靠亲历者的后代和博物馆里储存的一部分影像资料来还原。就像导演在电影里所说的:“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如果现在不能把这段故事传承下来,那电影中小男孩的台词就会彻底的成真:“你们为什么要到处打听一艘船”?

...

在纪录片中最让我个人喜欢的桥段莫过于,对击沉里斯本丸号一事,制作团队采访了英国方面皇家海军俘虏、美国方面潜艇上击沉里斯本丸号的机械师以及日本方面抛弃俘虏的船长。如同上文所说,纪录片只负责采访,观众自己去选择认可谁的观点。

...

很显然,日方不管是教授还是船长后代的解释都是很难让人信服的。“为了防止俘虏逃生所以做出更有利的选择”,直到今日研究日本史的大学教授还能说出这句话,就足以看出他们从未对那段历史进行过反思。而船长儿女所提出的“日本社会的高服从性”比起八百个被锁死在船舱中的亡魂,则更像是一种推脱,这也与美方潜艇的机械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在遇难者的故事里,英国的军人用他们独有的方法展现人性的伟大。斯图加特上校说出的那句:“就算终有一死,我们也要像英国人一样死去”最精简的描绘了一个民族的骨气和脊梁。在第三舱即将沉默、难以逃生之时,在哀嚎遍野的舱室内传出了歌声。曾经我以为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里管弦乐队在沉没时最后的演奏只是一种矫揉造作,直到今天我才明白,这最后时刻的音乐和歌声究竟掩藏着怎样伟大的人性光辉。

...

在电影的最后,研究里斯本丸号沉没的教授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们虽然获救,但活下来的人也没有真正活着”。幸存者之一的老爷子却说:“我不会活在过去,我为未来而活”。两个人的发言看似矛盾,实则在更深的层次上牢牢契合。只有放不下过去的人,才会说自己为未来而活啊。

...

这片大海也依旧在逢魔时奏响着哀歌。幸运的是,虽然已经没有里斯本丸号的幸存者在世,但这段故事会被我们牢记。而记忆,会比东极岛的石头更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