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电影基本上逃不过三个圈,一是南美经典喜剧,二是控诉政治动荡和社会矛盾,三是把前两者揉在一起,说实话我没怎么看过南美的片子,前年有一部金狮提名的抨击贫富鸿沟的墨西哥片子《新秩序》倒是蛮想一看,但是一直拖到现在也从未开始,还有刘瑜在《子弹》里提到的一部委内瑞拉的片子《Secuestro Express》,属于是看标题就丧失兴趣类型的,所以也没有过目,荒蛮显然属于第三个“圈”。

First thing first, 荒蛮提名金棕榈肯定是胜在了它的实验性无疑,它固然有政治性,但必须承认它不算是一部合格的金像奖提名,因为它不够精巧讨喜。可能有一点身为Black Mirror Fan的因素,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停不下在想荒蛮和黑镜是何其的相似,当然了两者不管从哪方面来讲都理应是大相径庭的,黑镜侧重于未来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荒蛮则是人类失控情境下暴力行为的真实写照,显然和科技并不沾边,它们的相似是在于片子所渗透出来的沉重和压迫感。看到很多人都在从“暴力”和“复仇”的角度解析,我只想浅谈一下关于政治层面导演试图表达的。

第二段故事Las Ratas是一个“稀松平常”到让人感觉到有些没头没尾的故事,你甚至不能够称它为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从一个疑似恶霸的男人闯入一家小餐馆,到他被乱刀砍死戛然而止,平白,冷酷,克制,利索,好像一位杀人不眨眼的雇佣杀手。观看的时候我一度以为故事在最后会迎来反转:女人机缘巧合之下发现是自己认错了人,男人并不是那个恶霸,一时的impulse和anger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结果,或者是会以倒叙的手法,在最后再交代起因背景,可没想到的是我等到的只有黑屏,然后切下一场戏,仿佛是从不知哪个故事中间生硬地砍下了一截,留下了莫名其妙一头雾水的观众和满脑子的问号:男人到底是什么来头?他到底是不是恶霸?女人有没有杀错人?黑镜第四季第五集Metalhead,这应该算是黑镜全季很有特点的一集,黑白的画面,阴冷的故事走向,简而概之就是“杀戮”二字贯穿始终,从开篇就是逃亡和纯粹的杀戮,到结尾观众也不得而知剧情设定以及关于机器狗的任何东西,它们从何而来?又是如何造成了这般惨烈的末世景象?虽然叙事结构完全不同,但在表现手法上,导演都在致力于用最少的笔墨呈现表现完整故事的冰山一角,在有限视角的约束下,观众只能看到故事本身,一切故事外围的设定都是幕布后面的未知数。当然了这势必会引起口碑的两极分化,钟爱此的人认为这是暴力美学的神作,与此同时,显而易见的是Metalhead在IMDb上只获得了6.6分,成功进入黑镜单集最低分的队列。它不是一个好故事,因为它混乱;但它又是一个好故事,因为它混乱,似乎只有这样的混乱才配得上“荒蛮”这个标题。它不完整,但这不影响其中包含了所有导演想要传达的元素,在这个国度,就是存在这样杀了父亲诱奸了母亲还能逍遥法外和正常人一样来去自如的罪犯;你身边的任何人都有可能是暴力的奉行者,他们在任何问题来临时都会不由分说地端起老鼠药举起菜刀;恐慌是这个国家的基本情绪,身为弱势群体的一员,很多时候你甚至可能无法自保,极端暴力的奉行者会在不知道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闯入你的生活,导演把它们满满当当地塞在一起,然后直接呈上这一顿“干货盛宴”。女服务生代表了暴力的受害者,他们被卷入这个被暴力和恐慌席卷的社会的漩涡,苦苦挣扎却无路可逃,导演表现暴力,解构暴力,实在控诉和抨击这个矛盾尖锐随时一触即发的社会的不公,这不是对歌舞升平雍容华贵的人间盛景的描绘,这种表达不需要设定等等其他佐料,好像一支足够烈的雪茄,没有豆蔻味胡椒味云云的层次感,猛吸一口,只有直白纯粹不加修饰的呛,却也是这呛成就了这支雪茄的烈和深刻。

第四段故事Bombita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荒诞向的连环套娃,从停车停错位置到反社会,我联想到的是黑镜第三季的第一集Nosedive,那也是一个一环错环环错最终酿成大乱子的故事,它们两者共同的核心在于“宿命感”——希腊神话所强调的“宿命感”,也是希腊神话最迷人之处——展开来说就是既定的命运(destined fate)和无法逃脱的悲剧,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是其中很经典的一处体现。若是在此语境下讨论,我们会看到事情在不可控地一步步变坏,从最初只是小小一个导火索,到你眼睁睁地看着一切开始失控脱轨,滑向深渊,再在最后演变成为一个非常糟糕的结局,好像你置身于一个庞大的迷局里,被牢牢束缚住,想要拼命反抗但是每一拳每一脚都如砸在棉花上一样无力,片子所呈现出的深深的无力感是Bombita的成功之处,它很好地调动了观众情绪,黑暗和压迫感逼得你无路可退。无法逃脱的悲剧的源头是混乱的社会和腐败成风的政府,仿佛神谕预言不可避免,即使在其中一个环节意外错过了,也一定会在之后出现同等效力的东西引向相同的命运,这是罪恶社会的巨大拉力,也是这一切最恐怖的地方,身处其中便是注定的悲剧,社会中的每一份子都在为他而买单,个体没有推翻打破这个局面的能力,那就只能臣服于罪恶,不管是否心甘情愿,除非选择加入他,和他一起疯狂,像小丑那样,走向极端和暴戾,制造混乱和颠覆,细想之下令人不寒而栗。结尾的那场爆炸非但没有激起民愤反而赢得了群众的拍手叫好并不是没有原因,Simón代表的是阿根廷人民的心声,阿根廷人民对政府的不满由来已久,由此便可见一斑。裂缝一旦产生,全社会无处安放的高压势必瞬间会从这一个缺口释放,积压已久的恶魔开始作祟,如果不想被深渊吞噬,那就先筑起深渊。Und wenn du lange in einen Abgrund blickst, blickt der Abgrund auch in dich hinein. 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

第五段故事La Propuesta是很直白地对阶级社会的正面抨击,黑镜第四季第三集Crocodile也是一个掩盖杀人罪行的故事,但是La Propuesta很巧妙地把故事设定置于阶级落差的矛盾尖端,赋予了它Crocodile所没有的政治意义。某种程度上来讲La Propuesta是上一段故事Bombita深渊的延续,如果从Casero的视角看,这是一出彻彻底底的悲剧,出身卑微便注定了一辈子无法翻身,本来在富豪家打工过着平淡的日子就应该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却不料生活并不一帆风顺,富豪的儿子闯了祸,富豪想用钱来让他替儿子背罪,导演在这里放大了阶级鸿沟的影响:下层人为了自己“可能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心甘情愿地无条件无尊严地接受上层人开出的无理要求,而对于上层人,钱就是能摆平一切的工具,接受了条件的Casero在最后却仍惨遭砍杀,葬身于暴力的深渊,成为了阶级社会的牺牲品。而在另一边,代表着社会的上层,是看到钱就可以作伪证的检察官,是置生命于不顾却为了金钱分配而争得不可开交的一群人,导演充满讽刺地呈现了一幅所有人都贪婪地想横插一手分走尽可能大的一块蛋糕的沉沦社会的画面。当生命和正义被漠视,金钱成为了衡量一切的价值尺度,上层人士轻而易举地操控着所有事情的走向,人民只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随时待宰的羔羊,棋盘上供使用的一枚枚棋子,这个社会还剩些什么呢?

第六段故事Hasta que la muerte nos separe与其说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倒不如说是一个艺术性的收尾,当前面五段故事已经完成了针砭时弊的任务,有条不紊地诉尽了社会的黑暗,第六段故事用野兽派般的语言告诉你逻辑和理性是多么的分文不值,世界还可以有多么无序,它的重点不在乎传递什么有条理的剧情,恰恰相反,这出戏到底要演什么可能根本无关紧要,它要做的只是像定向爆破一样瓦解前面一个多小时精心构造的逻辑体系,让故事在遍地的碎片和public sex中戏剧性地结束。很多人把第六段故事看作是片子的高潮,而我看来不如说是谢幕散场,好像马戏团浓妆艳抹的小丑各自表演完滑稽戏,聚光灯全部大开,小丑们跳着怪诞的舞蹈吹着口哨聚在一起鞠躬,大幕拉起,演出结束。

荒蛮和黑镜都走的是黑色喜剧这一卦,把暗流汹涌隐藏在不怀好意的玩笑里(当然了黑镜也不全是灰暗基调的,还是有像《Hang the DJ》《San Junipero》这样的温情向的)。如果论尺度和脑洞显然荒蛮是不及黑镜的,黑镜的《White Bear》《Hated in the Nation》等几集观感的震撼程度远大于荒蛮,所以我在想荒蛮赢在了哪里。我在之前的短评里提到过,私以为黑镜的第三季是巅峰,褪去了前两季些许的青涩和不成熟,在毒辣放肆的拍摄手法上一去不回头了,但是未来科技这一题材可供解构的元素确实有限,无非就是虚拟空间接入人脑etc,因此免不了会出现拍来拍去黔驴技穷的问题,这一点极大地影响了黑镜的观感,越到后面会感觉越无趣越雷同,给观众一种散乱的感觉。荒蛮在这方面处理得很好,前五段故事每一段都仿佛一道精致的主菜,用不同的口味刺激着你的味蕾,等到所有人都吃嗨了,再趁其不备用最后一段故事这瓶烈酒把大家灌醉,整场盛宴中没有哪个故事显得违和或是出离,虽然主题各不相同却达到了出乎意料的和谐,它不像黑镜那样是一场没有目的地的旅行,它凝聚,沉稳,深深地刻印了导演对下沉的社会无声无息的呐喊。

刘瑜在《非正式疯狂》中说:“虽然我们和疯狂永远只相隔嚷出‘薄荷’的那一秒,但,它是多么坚固的一秒啊,简直就是动物园里隔绝狮子和人类的那道铁丝网。在这个陌生城市的黄昏,这道铁丝网成功阻止了我去抢夺一个陌生老太太的帅猫。我的疯狂依然茂盛,但是它屏住呼吸、向内生长,尚属‘非正式疯狂’。”荒蛮在做的就是抄起剪刀剪开这道铁丝网,以至于前五段故事还感觉压抑,到了最后一段只剩下释然,狮子和人有什么区别呢?社会和秩序的意义又何在呢?没有了铁丝网,大家就都是“正式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