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底经历不是疯癫卖傻的理由。代入毒贩高层视角,我手下是他这个样子,我会一枪崩了。越是凶险的行当越会小心谨慎行事,别说是最凶险的贩毒了。狠辣和果断会是毒贩形象更好的诠释,而不是装疯卖傻,像个混混一样不着调。卧底时间更久的李百川是他这样?

毒贩老大会让自己手下在会上满脸轻佻,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说一堆废话后还让老大来猜他的想法?能在那地方成为毒枭的人,是能被他表现出来(也没多好的呈现)的聪明才智所玩弄的三岁小孩?谁也不是蠢人,不吃花生米算他命大。在这种环境下,怎么想也不可能成为剧中林强风的样子。要么少言多行,成熟稳重,杀伐果断。要么察言观色,八面玲珑,阿谀奉承。怎么想都不可能是剧中的形象,除非他救了毒枭的命,恃宠而骄,就算如此,像他这样有智商没情商的也活不下去,许攸帮曹操烧了乌巢,赢了官渡,不也砍了。

现在国内这些编剧,连主角行为逻辑都想不明白,以主角为中心展开的故事能写好就有鬼了。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影视现在大多数都是虎头蛇尾的原因。地基都没打牢,就想着往上面建高楼大厦,楼层越高,倒的越厉害,故事越长,崩的越彻底。

这些编剧、导演似乎不知道,观众在观影时,都是带入角色视角的,为什么观众会觉得不好看,还不是因为角色行为不符合一个正常人该有的行为逻辑,让观众觉得生理不适,反感,感觉自己智商受到了侮辱,感觉自己代入的角色不是个人,是个披着人皮,脑子里都是浆糊的智障,观众不反感就奇了怪了。

连一个主角都写不好,更别说多角色并行的群像剧了。而这只是一个好故事,都不说是好故事,只是一个完整故事最最基础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之上,才是演员发挥自身演技,带入角色,把更深层次的内容表演出来。而这部剧从编剧到导演到主要演员,全都从底层就出了问题。

为什观众觉得秦昊饰演的卢少骅故事更精彩,是因为他的角色行为逻辑大致上是正常的,不说多好,至少是能让观众带入进去的正常人,那围绕他展开的故事肯定是更让观众愿意相信,愿意继续看下去的,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不知道现在国内影视圈的为啥就是弄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