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目前观影经历中最震撼的片头了。一幕幕油画般光怪陆离或情感汹涌的慢镜头画面,搭配激越悲怆的交响乐,真真搭起了一个配得上星球毁灭的盛大舞台。其中与真实名画的融合也是一大亮点。
从《爱欲之死》中了解到这部作品的深意。前半段开头一切皆好的欢愉,一点点地被人物间的暗流碰撞所瓦解。每个人看似在为别人付出,实则只是希望获得自我满足。每个人都是自我中心的,彼此自我的互相挤压让包括Justine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痛苦不适。有人愤懑不平、有人孤僻隔绝、有人耽溺享乐、有人起身逃离、有人郁结难舒。导演精妙地选取了婚礼这个表面洋溢幸福欢愉背后充满疲惫压力的环境,让一众人物交织成彼此牵连的网络,并通过一系列顺畅发展的行为对话,让封闭自我的侵略性压力在网络中不断传输。
此外,导演在本片沿袭了部分dogma 95运动的号召,前半段几乎完全是纪录片的拍摄方式,但调度非常细致精准。多个机位的手持镜头剪辑在一起丝毫不凌乱,人物站位展现和一些越轴设计将不同自我间的对立冲撞展现得很生动。户外戏的大全景与室内戏的特写近景又形成了恰到好处的反差,进一步放大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感。其中Justine用来宣泄情绪的几幅画也都有来头,分别跟死亡、阴郁和自我过度膨胀有关。这点《爱欲之死》里有详细描述,就不再赘述。
后半段开头Justine罹患忧郁症,就是她被得不到满足的自我所困的极致表现,而此时出现的那颗忧郁星就是与之相对的极端他者象征。有些观众把Justine对姐姐诉说的那段认为世界不值得留恋,所有生命都是罪恶的话当作她期待忧郁星毁灭世界的证据,从而认为本片主题是一个忧郁症患者希望毁灭一切来宣泄绝望情绪,我认为这种解读把片子描述得过于浅白。事实上Justine在得知忧郁星终会与地球相撞后,她的表现更近似淡然而非满足或者发泄。更别提她最终给了侄子一个美好的期望,和他一起捡树枝搭“安全屋”,还拉着姐姐侄子一起躲进去相守迎接最终结局,这哪像是一个满脑子“赶紧毁灭吧”的绝望患者的表现?
在《爱欲之死》中,作者把Justine最后的表现视作一种想开,是忧郁星这个极端的他者让她超越自我、拥抱他者,也就获得解脱。此书作者认为真正的爱,必定是把对方看作一个完整独立的他者,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身欲求的自我延伸。因为他者是与自我不同的独特存在,所以你会试图进入对方的世界,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直至真正与对方共情、让对方满足。这个过程还包括意识到自我存在边界,接受与他者存在壁垒,也接纳壁垒所导致的挫败无力等所谓负面情绪。若你永远只想从对方身上汲取积极情绪,那你只是把对方看作满足自我的工具。坦然面对负面情绪,才是真正接纳了他者,超脱了自我并和他者交融,形成了完整闭环。否则自我永远残缺,永远只追求正向满足,不断膨胀,直至崩溃。
若上述那段Justine与姐姐的对话体现出的还是一种自我愿景无法实现后的绝望厌世情绪,那么之后等Justine全裸沐浴在忧郁星的蓝光之中,她的心境已然发生改变。虽然这段戏不可避免地带有导演本人趣味,但也象征了她开始摆脱自我的束缚,毫无遮掩地接纳了忧郁星这个他者的存在。一旦她接受了这颗行星终会撞向地球,带来全人类死亡这个绝对终局,也就不再纠结于那些原本得不到实现的自我愿景,从而真正拥有一种淡然的心态。此时的她虽然依旧抽离淡漠,但已不像之前抑郁症发作时那样悲伤虚弱、不能自理了。
而与之相反,Justine的姐姐与姐夫直到最终也接受不了地球会被撞毁这个他者的存在。他们的自我因为无法形成闭环,因此在死亡的结局摧毁了他们的一切自身愿景后迎来了崩溃。姐夫一开始的抗拒更强烈,甚至极力阻止姐姐去网上搜索相关说法,迷信于所谓的科学权威自欺欺人,结果自我崩溃后直接吞药自尽。姐姐相对好一些,只是和大多数人一般慌不择路、绝望痛哭。这时候超脱了自我的Justine反而因为能够接纳他者存在,拥有了真正去理解对方需要、共情对方感受的能力。因此她最后能够成功抚慰旁人,使其不至于结束得太过狼狈仓皇。
后半段在剧本层面相比前半段逊色不少。由于人物骤减,事件收束,后半段故事结构一下子简单了不少。更要命的是很多情节全靠人物等待来发展,小事件出结果靠等待、转折被发现靠等待、结局被迎来也靠等待。如此一来,观众一开始还能观赏体会人物面对各种情况的情绪表达,之后就剩与角色一起大眼瞪小眼地等待结果,时间久了难免看得昏昏欲睡。这也影响了我最终的评分,哪怕此片的概念创意令我拍案叫绝。不过结尾的降临冲击还是足够震撼,毕竟拉斯•疯•蹄儿(?)相当擅长制造凶猛的情绪轰击。通过越发迅疾悲壮的弦乐高奏和逐渐蓝到发光的调色过渡,衔接了忧郁星近在眼前的巨物全景,结束得真有天崩地毁般的壮烈。
总之,疯蹄儿出品,那味道就是浓到有种上瘾般的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