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我是古巴》之后,我一直很期待能看到一部属于中国的革命诗电影,《云霄之上》从放出预告片开始就一直被我赋予这种期待。但现在从电影院出来,心里对这部电影的观感,却很难直白地说好或者是不好。

观影之前,我心里对这部电影的疑虑主要集中在两点:
其一在于电影为了自身独特的视觉效果,采用了全程偏黑白的素色调,我很担心影片各种元素的辨识度。实际上这一点也不是完全地无稽之谈,电影里我军和敌军的衣服颜色,就比较相近难以分辨。只是电影有很强的镜头把控能力,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弥补这点,如我上面提到的这个衣服问题,观众还是可以通过距离镜头的远近比较清晰地分辨敌我。
其二主要是担心学院派文青自嗨。现在中国不是没有好导演好故事,就是太爱整些过于符号过于形式的内容,就要把观众往看不懂里整。《云霄之上》不能说没有这种片段,但好在整体的主线明了简单,而且有文字和各种对白提示,基本还是看得明白每个人在干啥的,这点也没什么。
所以到最后,我担心的两点实际上都不算什么问题,真正的问题其实是在别处。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在电影的结尾,主角洪开枪击中了一名敌军士兵,可这一枪并没有让对方毙命,对方一边挣扎一边哀求「不要杀我我是自己人」,他举起枪瞄准对方,却迟迟开不了枪。这时,一声巨大的爆炸响声,是带着炸药包去炸弹药库的同伴,随着这声巨响,天空下起了红色的大雨,洪抬起头,直到像鲜血一样的雨把自己完全染成红色。啪,出现云霄之上四个大字,影片结束。

单看这段红色大雨可能没有什么,无非觉得是一种艺术化的处理。不过结合前面这段与敌军对峙的情节,影片的立意就值得重新思量仔细推敲。
电影剧情里一个很重要的矛盾,就是队伍里一直在争论的,究竟是要「冒险执行军令」还是「保护小队队友的生命」。先不谈这样的对立是否完全二元,至少这样的争辩对于人物来说可以说是有趣的,人物的转变也一向是电影的一大看点。但当它同时伴随着队友的牺牲、与敌军的对峙时,它就不止想说「这是一场残酷战争」,还把「这一切难道是必要的吗」的厌战心态抛给了观众。

显然,《云霄之上》不是一部《我是古巴》似的革命电影,相反,它其实是一部《盲刺客》式「战争的双方都感到输了」的反战电影。
可这部电影的背景明明设置在 1935 年,那个不得不革命的 1935 年,不是为了瓜分利益而是伟大理想的 1935 年。这场战争非常残酷,流了无数烈士的鲜血,正因为此,它才是那场「残酷却不得不经历,还必须要获胜的战争」。
认识到这点再来看结尾这场红色大雨,难道不会给人一种革命军是「踩着无辜人鲜血前进」的别扭感?否则何必要让革命军把枪对准喊着「我是自己人」的敌人,再让革命军淋满鲜血?

或许是我个人对立意的期望与电影出现了偏差,或者是我的理解错误,导致结尾出来后我对电影的观感骤降。
但我可以十分肯定的一点是,《云霄之上》至少不会是一部革命电影,更不会是革命诗电影。请千万不要抱着和我一样的期待去看,你不会看到你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