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被朋友强烈推荐,因为忙碌而阴差阳错错过了北大的放映;后来得知代表中国角逐奥斯卡,便更加好奇。十一回家发现家乡的影院竟然已经没有排片,懊悔之中有有幸抽中了清华的免费观影,和这部电影也算是有了许多奇妙的缘分。
一开始对3号厅影评中“永远无法得知历史的全貌”印象深刻,来看了以后发现导演大概率完全不是想表达这一层思辨,相反,他纯粹是被这其中的故事所打动,抢救性地开展采访,不遗余力地从四个国家多方面将拼图的碎片整合在一起,力求还原事情的全貌。大量的音频、文献资料令人叹服,从头至尾的事件还原已经足够精细到没有太多疑点,这就是一个客观真实的历史叙述。
大时代下的个体记忆是最动人的部分。我没想到方导能找到这么多人做采访,这份毅力和决心太让人敬佩。影片在讲述中国故事方面也极为冷静克制,2个小时的电影只有20分钟归东极岛,但林阿根老人的舟山话一出来我还是没忍住哭了。纪录片的力量就在于此,这种朴实的、富有真实生命力的声音和面貌,是任何表演都无法替代的。
方导在映后交流会中提到了几个有趣的点:
1.去年电影还没有做完的时候,就决定先在伦敦试映,就是因为每年都有遇难者的亲属逝世。(从拍摄到放映,方导始终在追赶着时间的流逝)
2.方导提到自己的动力:自己在最后一刻闯入历史,必须要记录下来,这是历史赋予自己的任务。他不是主动选择排纪录片讲故事,他是被故事打动而不得不拍,他强调自己是“被选择的”。(这种使命感或许是影片如此真诚的原因之一。)
3.方导在采访后收到了很多感谢信,大都是关于自己终于能在80年后知道自己的先辈发生了什么。(比起死亡,生活在不确定性中可能是最大的煎熬)
4..方导第一次做导演,叙事节奏等等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历史还原的方法,尝试过真人表演,三维动画,都不好。为了不让观众分心到动画上,才采用了偏二维的版画形式。(影片的叙事节奏非常好,引人入胜,历史和现代反复交织,战争的宏大叙事和微观个体的创伤紧密结合,完全看不出来是新手导演。顺带一提,影片的配乐也非常加分。)
5.电影的宣传并不容易,最开始在英国做广告找幸存者的时候,很多媒体都很感兴趣,很多人找上门来。但这几年拍出来以后,在伦敦的试映会,没有任何一个媒体来。拍摄完成后,国际上所有的大电影节也都不接受。即使影片已经如此克制地讲我们渔民的义举,但仍然会被人怀疑有人背书。(这是让现场所有人最惊讶的一点。里斯本丸事件中,跨越国界的救援、失散与重聚,跨越文化和语言的故事讲述与情感共鸣,本来是电影中最动人的部分之一,现在却成为了电影放映和传播的阻力,多么讽刺。)
“在最后一刻闯入历史”,向方导致敬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批判性和喜剧性两头不讨好,让人观感不适
片子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既不能让我深入思考,也不能让我纯粹发笑。我一部分不能共情,一部分又太能共情。很多场景令我观感不适,批判浮于表面,笑点在消解了议题的严肃性的同时,又是苍白而强硬的,让人怀疑主创究竟有多大程度真正在批判,到底能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