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心是个好东西,但不是人人都有。
就像我写这篇评论,9月底就打好了草稿,却一拖再拖,甚至中途一度打算摆烂弃稿。
但眼看着评分一路涨到8.9分,还是下定决心把它写完。感谢自己的决心。
1、一半是同谋,一半是受害者。
非常普遍的社会问题:被家庭“绑架”的女性的一生,不止是失去“我”,年轻的我、渴望世界的我、爱美的我、追求浪漫的我…还有女性被隐性制度奴役过后,沦为同党之悲。
实质剥夺李红高考权利的是爸爸,但不制止还规劝她服从的是“妈妈”;
压榨劳动力拖欠李红工资的是弟弟,出面说情的也是“妈妈”;
总是用语言暴力挑起家庭争端的是丈夫,但是最后出声困住李红的总是“女儿”。
波伏娃在《第二性》里说,“我和所有人一样,一半是同谋,一半是受害者。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
李红的妈妈意识不到,自己从小吃窝窝头,弟弟吃白面馒头,是一种不公,“重男轻女”的封建陋习被美化成谦让的品德,成为教育下一代的金玉良言;
李红的女儿也意识不到,明明是求助母亲带娃,却下意识地苛责她带娃松懈,已经将为人父母的责任转嫁成一场无限轮回的亲情绑架。
一切看似正常且合理化。于是李红必须要成为乖巧懂事识大体的女儿、姐姐、妈妈,不得不成为家庭里的免费保姆。
最讽刺的是,电影中的两次出走失败,都是被女儿拦下。所有人,整个社会都在默认,妈妈不需要有自己的时间,她们必须围着孩子转,她们不能再成为女人。
而男人,可以去聚会,可以去钓鱼,可以去打乒乓球。可以去做一切大老爷们儿该做的事。
《出走的决心》最好的一点是,没有简单把故事写成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压迫,丈夫挑起矛盾却“功成身退”,让女儿成为执行者,这场斗争转变成整个社会体系对女性的惯性压迫。不是李红走不了,而是母亲走不了。
“男人带不好娃”,仿佛已经成为转嫁家庭责任的一道免死金牌。现在,男人还学聪明了。这句话变成了“妈妈真伟大”。
嘴上真体谅,真要行动还是你先上吧。送你一枚伟大的勋章,继续心安理得的压榨妈妈的精力与自由,还让她有苦难诉。
因为生育过的妈妈们都站在了同一战线,已经很会安慰“新人”:妈妈都是这样熬过来的。
电影看到后面让人头皮发麻的是,李红铁了心要改变,女儿想去追。阻拦女儿的,是孩子从卫生间出来,张嘴叫妈妈。还有故事的结局,女儿支持了妈妈的出走,渴望着自己的出走。到头来,还是只有女人理解女人,女人共情女人。而男人,不会改变,只会死鸭子嘴硬。
所有的一切都在表明,电影未必可以实际的解决问题,只能向世界提出问题。但让一部分人看到和正视问题,就已经是好事了。
2、现实比电影残酷多了。
看这部电影,还有个很特别的观影体验。我看的那场,除了我,还有三位中年妇女结伴,几个人的特征和电影里的李红一模一样。
我甚至代入了一种年轻的李红和中年的李红同堂而坐的奇妙感觉。
观影时她们坐我后面,我没法动态捕捉她们的观看体验。散场后我走在她们后面,感觉到无一例外的都透着沉重。
一个在说“感觉就是我,但我没有勇气”,一个说“根本走不了,怎么可能走的了”,还有人说“还好是生个女儿,女儿比较贴心”,她们都一致认为电影演的保守了,说孙大勇就只是嘴巴恶劣,还没动上手,实际上这种男人还会伸手打人。
你说电影恐怖吧,它只是如实地讲述发生在你身边的故事,赤裸程度甚至被导演“友好”地削弱了几分。
不仅公婆隐形,体制内工作稳定的孙大勇,真要细说还是那种普世眼里嫁得好的一类男人,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他还有些正当爱好,打乒乓球、钓鱼。而且,是真的对女儿好,不重男轻女。
现实里的男人比这可糟糕透了。除了典型的对外唯唯诺诺、对内重拳出击,还有嫖客、赌徒、聊骚男、出轨男、家暴男、PUA男……或是以上垃圾男人的各种组合。
而这样的男性生育的下一代,绝大概率也只会继承那些坏毛病。因为关于父亲身上那些有关正直向上的美好品德,他们无处习得。
好笑的是,因为世界上的男人普遍有瑕疵,关于好男人的标准,下线被拉的无限低。
电影刻画了这样一个谈不上极恶,被外人诟病的也只是有点抠的丈夫,也成了绝大多数人观影后或无感或破防的理由,他们不觉得哪里有问题。
而在现实中,女人想和这样的男人离婚,可能还会被三大姑八大婆骂不知好歹,她们规劝的统一说辞是,“天下哪个男人不这样?哪个男人没点xxx?”
所以这部电影是《出走的决心》,而不是《离婚的决心》。
看了太多的失败,听了太多的抱怨,我曾经一度在想,“婚姻”到底能给女人带来什么?现在我算是懂了,“婚姻”这两个字,要拆开来看,“婚”是女人昏了头,“姻”是女人入了囚,多出来的那一横,像极了囚犯脖子上套的枷锁。
3、无解的问题,有解的决心。
因为观影前就在网上刷到过孙大勇的一些窒息片段,直到李红抱娃出场前,我都以为这里面还有一出“棒打鸳鸯”的老套戏码:年轻的她和初恋被迫分手,才嫁给大腹便便的孙大勇。
没想到,从头到尾都是同一人。但在漫天雪夜里私定终身的决心,最终变成了迫不及待想要逃离的决心。
一段开始得再良好的婚姻,最终不可避免的落入俗套,真实到令人毛骨悚然:生活不是两个人的扶持相爱,而是带来从里到外的残忍。所有的期待都消失在了日常的相处中,当我离你越近,我并没有更爱你,而是更厌恶你了。
但悲剧其实从来都不是,婚姻为什么总是走向破裂、麻木、庸常,而是身处其中的人接受了它的走向。悲剧的核心从来都指向一个更深刻的失败:拒绝改变、懒得改变的懦弱。
于是,“生活总是这样的”,成为维持现状的正当理由,人人都成为了过来人,装聋作哑的戴上助听器。
说到底,无论是女性困境,还是婚姻亦或人生困境,都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问题,担忧和恐惧困于其中的我们,有时候是否也不自觉成了同谋?一边忍受,一边接受。
电影里的李红、现实中的苏敏,虽然给出了最简单的解法:只要有决心,何时出发都不算太晚。50岁可以学车,可以做自媒体,可以重新拾起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可以一直在路上。
但勇气并不是人人都有,很多人都能意识到生活的不对劲,但还是选择了无奈地在这种庸常中越陷越深。
真希望我们的决心都可以>摆在眼前的困难,各种意义上的,放弃、离开、改变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