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尔·汗的电影,总能关注到印度的一些社会问题,业内称之为“印度良心”的男人。同时,这些社会问题的底层思维和我们的日常有着高度的相似,可以说是全世界都操着同一颗心: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家长。

...

比如他拍的《三傻大闹宝莱坞》、《摔跤吧!爸爸》《地球上的星星》。这三部影片都是以教育体裁为背景,也是阿米尔·汗的经典代表作。近年他表示很希望拍一部中国作品,我真的很期待。

说到期待,是因为阿米尔·汗在表达的时候,他总能站在问题角色的视角,把那些被你在生活中忽视的内心表达给你看,尤其是对于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家长来说,影片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反复自省:“你关注过吗?你理解过吗?”

...

但讲真道理谁都懂,懂太多往往就油盐不进,如果不是鸟叔邀请,要不是阿米尔·汗,我真没有看的意思,不就是那么个事儿吗,不就是自我反省吗,但是现实有多残酷,节奏有多紧张,我为什么要拿时间天天反省,按部就班随大流有什么不对?

所以育儿类作品的观后感很容易写成检讨书,但问题是痛定思痛后,一关机还是一切照旧,你无法自拔难以脱俗——如果你想改变的是孩子或者是别人!很多时候,关系是相互的,你让一步,对方如果没有回应,你更难再让一步。问题就在这里,如何感知回应!是去改变对方,还是调整自己?

影片的内容是老套的问题儿童的蜕变成长。8岁的伊夏,在经历了包括父母在内全世界的唾弃后,幸运的遇到了一位能读懂他内心世界的老师,经过针对性的调整教育,让伊夏重回自信的美好故事。

...

它击中的是所有家长的内心的痛点:我的孩子,我到底要怎么做你才能变成我想要的样子。注意是“我想要的样子。”除了本片,《三傻大闹宝莱坞》、《摔跤吧!爸爸》也是一样,矛盾都在于让孩子变成家长的“我想要的样子”,而不是孩子想要的样子。

我们都知道说“爱一个人要如他所是”,但在现实面前,尤其我们这一代人到底要如何做父母?这一问题简直就是无从参考。

要知道,我们的父母是穷一代,我们非常努力地打拼到今天,好不容易摆脱了穷日子,我们有很强的幸福感;但我们多数还没混成富一代,因此伴随我们的还有深度的危机感。

我们很想把自己成功的模式传达给孩子,让孩子能少吃点亏,我们卷也好,躺也好,统统都被当下的得失所左右着,焦虑如影随行,以至看不到长远,又谈何要怎么做呢?

...

显然,影片也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这是阿米尔·汗的魅力之处,每个观众都有不同的理解,于我而言,我看到的是:用心在沟通,用心去感知。如果你内心已然有一层标准在,你怎么都看不到孩子的世界,你的标准就是你和孩子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知名作家蒋勋曾说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动作都有它背后的理由,如果你讨厌一个人,你去把他写下来,当你耐心的去书写一个人的时候,你用逻辑去组织他的行为时,你会发生他并没有那么讨厌,你甚至会感叹,原来他是可以理解的。

但理解归理解,很多时候家长也承认孩子是ok的,但现实的玩法不是这样,就像伊夏的爸爸所说的:“没有好的学历没有好有工作,你拿什么生活?”真真老师在现场说:“家长要有足够强大的安全感,你才能给到孩子安全感。”

...

这真的很容易,但真的也很难,甚至很多家长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比如我们家爸爸,我问他看过后什么感想,他说:“教育是老师的事。”我听到后真的很崩溃,这个我曾那么崇拜的男人,在育儿的观念上我们似乎没有什么交集可言……

本来,我参与观影明明是来自救的,但爸爸这一句话怎么就让我这么深感绝望了呢?鸟叔隔屏提点道:“关注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啦。”是,这句是重点,任何时候理清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不能冷静思考自己的感受,其实是给不到孩子安全感的,真诚的互动是所有沟通的底色,这是我认为影片最值得讨论的地方。

...

至于到底要孩子如何做,统统都是方法论,而方法论的执行各大机构早就把套路整得透透的,家长要做的是向内的自我感知,进而感知孩子的回应。

只有先读自己,才能读懂孩子,互动才会良性。没有谁天生就是合格的家长,评价家长成功与否有很多标准,有金钱、权利这些世俗的身外物;也有走心、虔诚的心灵感应;你要的是哪一种?

选择如果违背内心,结局注定是痛苦的;但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了解自己的内心,思考过自己的选择?

...

南平有位康复的抑郁症女生,她发视频说:“我很感谢我的爸爸,发病期间我做什么他都支持,我也知道自己总在伤害自己,我也自责,我甚至想放弃生命,但我的爸爸从来没有嫌弃过我,更没有苛责过我,我们甚至还认真讨论过我的葬礼,我感谢他对我的理解,对我的全盘接受。”

说这些的时候,小姑娘全程微笑,我相信她是真的走出来了;但我却看哭了,要跳出世俗全盘接受这要多强大的内心?!我很佩服,也很希望自己能成为这样的家长,这样的人!

很感谢鸟叔,也很感谢大家在群里持续的热情、真诚地交流,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成熟,如有不同见解,请留言,彼此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