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这种讲述先贤、大师故事的影片,总不免面临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让教科书中的人走到现实中来,使观众感觉到亲切。
《无负今日》讲述了梁启超、黎锦熙、鲁迅、王梓坤、启功、莫言、余华等一代代师者的故事,当这些大名鼎鼎的师者走到荧幕前,要怎样做,才能使观众与之产生情感联结?我认为影片用独具匠心的细节处理,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影片一开始,就是鲁迅路过一间教室,正好碰到黎锦熙在讲《故乡》的文法。黎锦熙以为他是迟到的学生,让他进来,才发现是鲁迅先生。
...
这是每所大学里都会出现的画面:教师在台上讲课,门外有同学迟到,犹豫着不敢进来。而在影片中,这种日常桥段被安置在了鲁迅和黎锦熙身上,便让人产生一种既熟悉又惊喜的感觉。
黎锦熙问鲁迅要不要去看梁任公在师大的演讲,鲁迅先是断然回绝“不去”,后又笑着说“两年前他就答应给我做一碗陈皮绿豆粥,两年了,我连绿豆都没见着”。短短几句话,便将鲁迅的风趣幽默展现出来。
王梓坤到启功家,启功侄子要给他沏茶,他摆摆手说“我自己带着水呢”。这又是一个非常微小的细节。我们都知道,教师是一个经常要说话的职业,王梓坤随身带水杯,显然是他工作中养成的习惯。
...
影片中类似的生活细节数不胜数。王梓坤请六君子商讨教师节提案时,从布袋里掏出的一把瓜子;启功先生摆满娃娃的书柜上,贴着“只许看,不许动”的纸条;启功先生在签字时,让身为前辈的钟敬文先来……
...
正是这些微小又不可或缺的生活细节,组成了这部影片,带来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影片让观众意识到,大师不仅仅只是天际璀璨的繁星,他们也与我们脚踩同一片土地,甚至就在我们身边,以其高尚的人格时刻警醒着我们:知之行之,无负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