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号,厦门,今天去看了告别场的脐带,看完以后百感交集,出影院后在中山路一片步行思考:我会这么理解评论这部电影......于是在回去的brt上写下我看过后的感受。我总是觉得没有拉过片怎么能写影评,于是搁置了很多很好的片子,于是决定看过就记下及时的想法作为我自己的记录,也记录我在不断观影中的成长,亦,给看过的片子留下印象,并,浩如烟海的片子不是每个都有机会拉,为不辜负我的观影,有感触的就留下片段。(放下对专业和绝对的追求)
我一开始并不感兴趣去看这部电影,出于对中国院线的失望,我偏见的认为院线放不出什么好东西,毕竟要考虑受众。最后我出于对告别场的兴趣还是来了。看完之后,觉得没有极其满意当然也是超出预期很多。我个人觉得片中设计的:在剧场听马头琴,拿到袍子,还有小羊突然出现,这些都有点做作的意思,就是母亲对于自然的爱护这个设计有点造作,觉得导演有点设计的太明显而不够自然。不过其实根据导演自己想要表达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有人生的偶然性这两个点,再加上母亲的阿尔茨海默氏症,这些叠加起来又能建立顺畅的合理性。虽然有感觉导演设计的剧情自然性还不够顺畅但是我觉得也还不错。
房子车辆草原是这部电影的现实空间,而家是这部电影的虚拟空间,绳子是抽象纽带在联通这两个空间。明显三个房子(哥哥的房子,老房子,和蒙古包)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家的概念的稳固体,在时间性上逐步递减,在往回追溯,现代的,过去的,更古老的,而再向前追溯就追溯到了草原,追溯回自然,追溯到了根,整一部电影在不断的削减房屋这个空间这个概念,也是在把加在人身上的重重身份给削掉,回归到自然之中去。(导演说也有在讨论自然和人的关系,我的理解是这样)寻根,寻找故乡这个概念这个记忆,对于那个草原上的民族而言仍然是寻到了那片土地上,也许不仅是那个民族,或许现代人在追寻自己追寻根的时刻仍会回到某片土地,而非某个居所,这也许是因为我们处在一个交界处,又或许人这个生命和所有生命一样属于自然。
脐带,有一幕很有意思,母亲在孩子们身边转,把两个孩子绑在了一起,三人连作一处,他们似乎回归到母体,最初孕育的时刻。这跟脐带与最初母亲的脐带是反向的,是她的儿子建立了这根反向脐带,这是每一个孩子的困境,ta们一生也放不下舍不得的和母亲的联系,母亲/母体就是ta们情感的根。与其说这是一部女性议题电影,不如说这是一个家庭/生死议题的电影,区别于传统视父母放开孩子的视觉,讨论孩子怎么放开自己的父母(母亲)。ta们如何去面对告别,面对失去,面对死亡。人的生命避不开和家庭的羁绊也避不开寻找自己的根的旅途,不过终是自我完成和不断的告别与切断,就像最后男主切断和母亲的脐带,他的寻根和他的生命在那一刻又诞生了一次。(脐带的设计真的很好,人的一生经历了两次出生一次是真的从母体诞生,另一次是和母亲告别,一生一死,人的生命不断在面对死亡和告别也不断在面对自己新的生命。)
脐带还孕育的是家庭,一个已经逝去的母亲的家庭,一个仍牵绊着的我哥哥和母亲的家庭,一个哥哥的已经形成的家庭,和男主自己将要形成的新家庭,家庭的羁绊被脐带连接在一起,渐渐孕育,一代又一代家庭被不断循环往复的孕育,这个脐带的故事也就不断的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