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世界不是一座宁静的宇宙。我是自由的

...

姜地球老师在转换社会身份的时候发出了这样的宣言:我无欲无想,我无所畏惧,我是自由的。

看起来好像也是这么做的,不关心不干涉别人做什么,用干净利落的方式完成该完成的本分,不与外界建立过多联系,自然也不接受别人来要求自己,因而整个人显得冷漠又洒脱,特立独行,远远望去充满了难以接近的神秘的魅力。

但她真的自由么?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情节,一个女生对另一个女生说:我对人总是表现得很刻薄,是因为我的心里全是愤怒,而我愤怒的根源是我爱你,但我不敢承认。

当一个人拥有了自我意识,不管使出怎样的招数去掩盖去麻醉,以违背本意的程序生活,得到的结果只可能是别扭和痛苦。

劝世真的时候智久提过自己的人生比她的更无解,也不是试图用比惨来安慰对方,在那些慌乱又来不及思考的时刻,脱口而出的都是真心话。

姜智久出生在一个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家庭,父亲以前混黑道,最后被母亲费劲心力拉回所谓的正道成为神父,一边维持家庭的稳定,一边还要努力杀鱼干苦力活保证经济收入,智久天性善良懂事,在成长的过程中看到母亲这么辛苦不可能毫无触动,报养育之恩也好,担起家庭成员的责任也好,人生的一切安排都以母亲为前提,换而言之,智久从出生到二十几岁都被束缚在这个框架内,无力摆脱。

一个普通女人,为丈夫的巨大变化具体付出了多少努力旁人不得而知,但方法必然强势且不可置疑,特别在产生成效之后更是形成了一种观念,自己的想法都是为家人好,是一定正确的,所以并未受过太多教育的智久母亲在这方面吃过亏以后,认为教育家就是成功的代名词,把自己这辈子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全部投射到了孩子身上,希望孩子不再承受自己受过的苦,顺利获得稳定的工作、受尊敬的社会地位,成为人上人。

单从出发点而言也不能说完全不对,但就跟大多数东亚圈父母一样,单方面认为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的前途,但从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

智久喜欢美术,喜欢剑道,甚至小时候还想去少林寺学艺,但这些都无关紧要,她的母亲并不在意,她只能老老实实考学,毕业后成为历史老师,每天重复着毫无兴趣的工作。自由的那部分本心只能挥霍在既定范围,在不偏离母亲期望的道路上释放心底的无拘无束,装作不在乎所有人和事,好像这样蒙着眼睛就可以谁也不辜负,也能把这一生混过去。

所以不管在学生时代还是社畜时期一直很受欢迎的智久沉迷于酒精,身边长久的好朋友只有两个,一点也不奇怪。

嘴里喊着自由,心里全是迷茫。

注定了姜智久无法拯救朴世真。

为什么要跳下来

...

世真从小就知道自己与周围大部分人不一样,在东亚圈这种不一样意味着什么,未经世事的孩子自然不能预知,所以一路走得跌跌撞撞伤痛不断。父母本该是孩子成长的基石,但世真相当于没有,只是一个莫名其妙被生下来的物品,被限制生存的世界十分狭窄,因此世真迫切需要自己的那条运行轨道。

被仿佛从天而降的地球老师吸引是必然的结果。

虚伪的父母规定必须要有最体面的模样,在提出自我的时候只会被粗暴对待,被周围所有人敌视,被丢来丢去,而新遇到的班主任在远处淡淡地说没有规诫,没打算从你们那里得到什么,无所畏惧做自己想做的事就行。

抽烟的时候被发现也没有受到平时的责骂,没有被大人以成年为借口展示权力,而是被当成加上未成年的定语的个体得到了尊重。

想要引起注意所以散布自己乱来的谣言,做出格的举动打同学,但班主任也不在意,自己进一步主动找上去刷存在,又意外得到了完全的理解。

世真不敢要求太多,但是她真的挣扎着活了好多年,智久这道光客观上来说十分微弱,对于自己却已经算得上灿烂千阳,所以在生日那天,孤单的她不可抑制却小心翼翼地去触摸了那条渴求的情感连接,第一次坦荡透露出本心。

对方告诉她:你没有问题,如果你的路跟别人不一样是倒着的,也可以跟随内心往倒着的方向走,往自己认定的前方走就可以了。

照片事件爆发后,世真得到的是不出意外的排挤辱骂殴打以及再次被遗弃,肮脏的父亲当着她明目张胆吩咐秘书给外面的女人买花讨好,却因为性取向嫌弃自己的女儿丢脸,说来也确实可笑。

很多人会疑惑世真为什么不愿出国去获得一个更自由的环境,兴许一切都会好起来,也不至于走上绝路,问题在于一个连普通朋友都没有,独自跟外界斗争了十几年满身是伤的小女生,已是脆弱不堪一击,如何拥有去到陌生国度面对更多孤独的能力?

在自己长大的土地都寻求不到任何真正的情感支撑,再被丢去一个连语言沟通可能都存在问题的地方,想想都令人绝望。

纯粹的内心被一再伤害是会倦的,世真也对这个世界疲倦了,只有地球没有太阳提供能量的月亮唯有走向灰暗。当所有希望都熄灭,倒着走就代表着生命的背道而驰,这是自己的前路,是老师告诉自己可以走的前路。

世真虽然只是抱着最后看一眼世间唯一的眷恋,或者说让对方记住自己的心态,然而与先前的进退有度相比,此时并没有考虑智久的感受以及随之而来的后果。不可否认这的确是自私的做法,但一个活生生的人在生命的最后的时光,只有这样一个小小的愿望,实在让人无法苛责。

出乎意料的是,智久老师居然毫不犹豫跟着跳了下来想要拉住自己。

那一刻世真眼里的释然都变成了震惊,她喜欢老师,当然不想对方受到直接的伤害,但现在智久因为自己做出如此危险不顾性命的举动,不可避免的悔意推翻了心底的了无牵挂,汹涌而来。

所以两人掉落在气垫上死里逃生以后,智久的第一反应是看世真有没有受伤,世真则是完全陷入了自责的情绪,脱口而出的三句为什么听上去是在问智久,实质上更多是在责怪自己。

但世真在极端情况下的这么多想法,老师好像并不在意。

老师只因为是老师,要尽到照顾学生的责任,在得救之后整个人就放松了下来,像是在告诉她:没关系,我只是完成任务而已。

于是世真又回到了那个心灰意冷的状态,这次也不愿意再牵连智久,悄悄地离去了。

当然这段时间的心理变化也存在另一种可能:世真在智久跟着跳下来的时候感觉得到了需要的情感,所以活下来的那一刻,她的挣扎在于这道光能不能撑着她继续忍受那些似无尽头的痛苦折磨,然而下一秒老师说这不是情感,只是责任。

光又灭了。

说不上是解脱还是绝望。

终究都是猜测,而这些猜测也再次证明,人与人之间,永远无法感同身受。

我们永远无法准确得知,他人是处于怎样的困境,才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再转过头来看,智久的职业信念其实很简单:不是作为一个老师,而是作为一个我妈认为的老师。

所以一切都必须在限定的框架里。

即使事关生死,但并不会影响头顶的那道枷锁,最坏也是失去性命但名声仍能保留为优秀负责的老师,换句话说,她可以不怕死,但不能毁了母亲的希望,她可以最大限度地顺从本心跳下去,但不能为世真提供想要的情感连接。

这也就决定了智久在逃生之后的反应,落脚点首先是优先级最高的作为老师的责任,即使在理性上清楚知道世真的需求,下意识的时刻到底还是多年以来形成的惯性思维占据了上风。

其实朴世真已经属于姜智久按部就班的轨迹里的一次例外了。

在第二次公园谈话中,为了不伤害世真,被表白的智久小心地组织措辞,而最后给出的建议也体现了自己的困局——把一切交给时间。

时间会冲淡一切,把我们的棱角磨平融于大众,也就能够以不那么辛苦的模式好好地活下去。

但世真对自我很坚定,在巨大的困难面前依然很坚定自己是个本能大于理性的人,清楚明白想要的是什么,逃避已久的老师不免被这个小自己好几岁的孩子引起了情绪波动:你是我的老师就好了,或许我不会活得像现在这么狼狈。

...

所以智久对世真超出平常待人标准的关心,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老师的责任,也是在保护那些自己失去的,面对本真的勇气。

但除此之外,就真的什么也没有了,她不具备那个能力,包括她自己认定的歉疚,其实已经用尽全力了。

没有资格去拯救,也没有资格去阻止。

当一切尘埃落定再不可返,姜智久才在恍惚间反应过来,自己那些虚幻的自由,似乎在无意间击垮了世真两次。

强行坚持的东西在受到猛烈撞击之后摇摇欲坠,世真撑不下去,智久也撑不下去了,颤抖着把与母亲的心照不宣点破:我是个老师,是个应该教育人的老师,可我到底在教什么?

当妈的独裁心理作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继续搬出长久以来的自洽理论:想教什么不重要,会不会教不重要,只要是个拿着铁饭碗的公务员,未来有机会成为校长的老师就够了。

明明知道自己的母亲并不是个适合谈心或者情感倾诉的对象,但这是智久唯一一次无法独自承受情绪的时刻,所以给了彼此最后的机会,把当前最痛的伤口放了出来,抱着渺茫的希望能让心里的不安甚至愧疚得到一丝宽慰。

可是面前的至亲于生死这般沉重的话题仍然只是训斥:这些都是你人生的厄运,只要迈过去就能逢凶化吉,不要被影响,你只管往前走,就算没有心都不重要。

就算不是个人也可以吗?

智久彻底崩溃了,自己这么多年的硬撑此刻像个荒谬的笑话。

内心一旦支离破碎,什么也拉不回来,所以听话的智久选择了最决绝的方式割断了这段关系,在母亲找上门的时候直接举刀以自杀威胁:感谢你生下我,但如果非要这个躯壳,还给你就是。

世真如果不以这么惨烈的方式离开,智久不会意识到自己底线在哪里,也不会鼓起勇气反抗母亲,但如果智久不曾反抗,就绝无可能与世真产生感情或者以有效的教育方式引导,世真依然得不到及时的连接坚持活下去。

师生关系啊性别关系之类的普世枷锁都得往后排,这是一个心理上相互的死锁,从一开始相遇就注定悲剧,没有解决的办法。

最后世真和智久终于都解脱了,正如坠楼时响起的BGM: When I close my eyes, I can feel my heart, I will live my dream again.

然而活着永远比死亡艰难,智久的解脱因为与世真生命的交织,附上了一层再也不能弥补不能忘记的遗憾。

姜智久的人生是不幸的,却也是幸运的,她的身旁有两个不会离开的小太阳,陪着她慢慢地把自己再拼凑起来。

一起玩吧

三个人的关系用“天作之合”来形容也不为过。

从我本人的角度来讲,第一次被打动的时刻是第七集结尾,智久经历人生巨变一时不知怎么处理,直接失踪躲了起来,她的两位旧友并不急着马上去寻找追问,把人挖出来展示伤口,直接沟通当然也属于表达关心,但却是最简单最偷懒的处理方式。

因为这些可以套用在任何人身上,那么自己于对方,对方于自己都不具备任何独特性。

从智妍遇袭那晚三人留宿,只有昭熙一直紧紧握着智妍的手安抚,智久则如常睡在一边就能看得出来,她不是擅长表达感情和轻易表露内心的性格。智妍了解智久,知道此刻去抚摸她破碎的外壳只会是逼迫以及伤害,同时也相信朋友足够坚强不会做出伤害自己的举动,所以凭着对彼此的信任,智妍和昭熙给了智久充足的空间,在不远处静静陪伴。

经过适当的时间之后,等那阵厌世的情绪稍微下去一些,再出现在面前,轻轻把跌坐在地上的朋友拉起来。

本来做到这样的地步已经非常难得,等到第十一集把细节再具体展开,我才发现自己仍然是小看了这段情谊。

怎么就刚好是在智久母亲找过来之后,智久情绪再次崩溃到几乎轻生的时候,两人就这么巧笑嘻嘻地跑到楼下喊:出来一起玩呀!

唯一的解释只有连什么时候让智久和母亲见面都是智妍和昭熙计划好的。

本是举在手里打算用于的刀,在朋友面前只能用来切开聚会上的雪蟹;不愿意提的话题,朋友绝不主动去问,但会以插科打诨的方式侧面宽慰;不习惯肉麻的相处模式,朋友就默契保持平时的打闹氛围,然后悄悄传达永远守护的信息。

喜欢折纸就让你去折,不会对这样异于俗世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多加评论,喜欢睡狗窝就由着你狗叫,会帮着跟冷战的家人保持联系不至于没了回转的余地,喜欢喝酒麻醉自己就陪着喝,喝到挂也没关系。

就这么过了七年,一张张小纸片也堆积成了高高的圣诞树,所有的温暖等待都没有白费,最后的寒冷冬天终将过去。

...

乍一看智久是三人组的支柱,当然智久在很多时候确实果断又可靠,但从本质上来说,智妍才是骨子里最有韧劲的人,独自承受住了失去母亲的悲伤,甚至在得了癌症之后还能保持冷静,昭熙次之,智久反而排在了最后。

智妍嘴里一直说着自己没有大脑,表现得也是一副游戏人间的样子,凡事第一准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实在化不了就算了,装个傻就过去了。

但一开始的智妍应该不是这样的,否则连在昭熙和智久面前都强装没事的她,不会在幼时认识的妹妹面前为母亲的离世落下眼泪。

为什么会改变也是有迹可循,智妍在争取终身免费喝酒的比赛里认识昭熙和智久,然后三人组队练舞熟悉了起来,当时智妍的第一反应是终于有女性朋友了。

跟智久冷漠待人所以独来独往的情况不一样,智妍长得可爱漂亮性格也亲切却没有女性朋友只有一个原因:她一直被排挤。

因为太好看了所以很受男生欢迎,被周围不懂事的小女生嫉妒甚至憎恨,而校园霸凌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多严重的后果,上面世真的部分也已经提过了。有过人的长相,再有个处处能显示天才的脑子,年纪还小以及可能是单亲家庭的智妍绝不可能在学校顺利混下去。

只好把自己伪装起来。

但智妍不会去硬扛,她拥有的智慧以及遗传自母亲的乐观生活态度,足以把所有负面的东西融合成不会违背自我的处事哲学。

任何事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在这个过程中也一定会有俗世层面逃不过的委屈或难过,而她必须不在意,所以期盼着能有个遮风避雨的幸福家庭,所以直接又果敢,没有那些弯弯绕绕心思的智久天生就是属于她的那个守护骑士。

智久会第一个接紧急呼叫的电话,会因为智妍吃亏直接揍人,会为了救她跑出世界纪录。

智妍说没有智久就活不下去。

但性格太过鲜明,处世观迥异的两人聚在一起就像火星撞地球,能够把这场撞击转换为能量的昭熙,就是铁三角里不可或缺的部分。

智久不好意思去做细腻的事情,昭熙直接紧紧抱住受惊吓的智妍。

智妍不知道怎么处理暴脾气,昭熙像带孩子一样把智久哄顺毛。

明明只是一个性格普通的女孩纸,平时多是忍气吞声,却不顾自己的事业帮朋友大骂想搞潜规则的色鬼老板,在自己的工作得到保证后还会为那些曾经欺负自己的后辈出头。

虽然都是在醉酒后才有的勇气,不过除去本身的善良,想想应该也是被两位个性十足的朋友影响了不少。

一个认识十几年都是丢三落四缺根筋的样子,却会成熟稳重地帮她安排父亲的后事,另一个天天事不关己遇到看不惯的又直接爆炸,却会在她情绪崩溃胡乱发泄的时候帮她立刻冷静下来,还会因为朋友的一句话在心结还没完全解开的时候就去求七年未见的父母帮忙。

在温暖着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照耀着你,带给你力量,去突破那些随波逐流和怯懦退缩。

...

这剧借着三位女主展现了未婚中年人的主要困境:重复无趣生活里的自我迷茫,随着年岁渐长自身的健康问题,不可避免要面对的至亲离世。

剧里的处理既脱离现实又完全贴住了本质核心——良性的情感连接就是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最大的底气。

因为是由漫画改编,所以在表现形式上不可避免会出现很多夸大或者奇怪的设定,但讲述情谊的故事中,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从来也不是非要一本正经讲道理的表面东西,只要从人本身出发,一些时不时的跳脱反而能成为锦上添花的情绪调剂。

...

其实我们都明白,人生在世怎么可能会有完全不管不顾的自由,就算天天酒精麻痹也只是暂时的释放和忘却,真正要做的或许还是认清自我,努力扩展那条边界,不被束缚其中。

内心真诚的人会互相吸引,三人相遇是缘分,包容尊重彼此支撑,长久的友谊则是必然。

愿大家都能遇见自己真正的太阳,也能成为自己的能量。

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