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二刷了一遍《鱿鱼游戏3》,也确实鱿鱼隔了太长时间,有点忘记2演什么了。但还是会想表达一些看法与感受, 因为没有查一些背景资料,所以可能有个人主观或会错意的地方,也欢迎各位来讨论。

...
《鱿鱼游戏3》剧照

很早之前,我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叫鱿鱼游戏。韩国是个靠海可以吃到海鲜的地方,无论是鱿鱼也好,八爪鱼也好,章鱼也好,我不太好分类。但鱿鱼给我的印象是,鱿鱼似乎没什么发达的神经,恰好我也查了查鱿鱼与章鱼的区别,鱿鱼是一种能学习颜色/形状辨别,但较局限;能够社交,但不聪明。他们的行动多基于群体行为,他们的再生很慢、也不会恢复如初,但也足够生存下去。写到这的时候我想,哇,太像人类了。人类受了创伤不也如此。下面我会没有逻辑的讲一下看法:

1. 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很有意思。之前也有写过,生活何尝不是一种鱿鱼游戏。之前在《好东西》里也有提过游戏规则,每个人都只是游戏的参与者,我们似乎都等待着制定游戏的规则者发布命令。无论是游戏还是生存之战,浅层或者深刻的,一切都是有规则可循的。我们能够改变游戏规则吗?很难,但我们能不玩吗?可以。但又会引出另一个问题——民主。

2. 民主。剧中大部分使用的方式是少数服从多数,但也同时看到了多么可笑。在《组织行为学》中也有讲到,少数服从多数只是典型的民主决策原则,并不是最优解。当面临利益冲突时候,可以看到很可笑。

...
民主决策哦

3. 人性的实验。最后的时候,正如之前的001给参与游戏的面具头头一把刀一样,他也以这样的身份给了456一把刀,他想看看最后,456是不是会和他一样做出选择。在这里,其实他破坏了游戏规则,给了456武器。所以,你看游戏是这样的,在游戏规则之外,有我们看不到的东西。回归到他(还是以第二季的001称呼他吧)。他杀了那么多人赢了奖,也意味着他丧失了人性。当他看到456的最后,或许是他去做给他女儿礼物的动机吧。

...

我想最后456说出的话“我们是人”,大概是导演以及很多人真正想看到的人性的光辉的部分。当然会有恶的部分,如333。但如果都是333或者剩余的几个人,那么世界确实挺让人绝望的。

4. 太多人性的部分了,而上面的观看者根本不care什么人性、情感,他们只在意这个游戏是不是看起来更精彩,他们是不是打的你死我活。就像古罗马时期观看斗兽,可能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很多已经无法能够因此感官刺激。因此,当他们得知这个游戏中有家庭的存在的时候,他们有的只是兴奋的欢呼。

5. 女性。剧中很有代表性的几个女性角色,张金子女士、贤珠欧尼(半个女性)、222号、神婆、朝鲜叛逃过来的女看守,上面的面具女。但到电视剧的结局,可以看到,剩余的8个人都是男性。没有任何一个女性的存在。而女性都做了什么呢?456与众多女性简直构成了这部剧的善良的底色(除了面具女和神婆)。

...
贤珠欧尼死的时候,心很痛。

母亲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张金子女士总是会轻声细语的安慰每一个人,直到她自杀的前夜,她还在安慰456。她为了保护222和婴儿,杀掉了自己的儿子,但没了儿子好像也没了游戏的意义。222的脚崴了,但也为了孩子而甘愿放弃生命。这可能是一种宣扬,母亲总是伟大的,为了小孩牺牲的。如果不为了小孩牺牲呢?她说这是她保护孩子的方式,但我觉得更好的保护孩子的方式不应该是努力存活下来,带着孩子一起生活吗?

...
新222号

7. 精神疾病患者125与弱势。最简单的游戏内部规则就是弱肉强食,劣币驱逐良币,但实际上真的是强弱与优劣之分吗?可能未必。在最后一轮游戏中,最先要去除的就是125,不仅是因为他吃药,还有就是看似不太正常的精神状态。这和我最近看的《我们与恶的距离2》有一点点异曲同工之处。似乎社会就是这样,不允许不正常的人存在,当有人觉得你精神不正常的时候,直接判断为异类,也因此先要去掉这样的人。

精神疾患125号

另外,弱的人也会打上便当标签,直接暴揍一顿,腿弄折,作为牺牲品。但这里也可以看到,自己选择去死比被当做便当看似好一些。

但所有的一切,都没有解决的方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