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次观看了《牧马人》之后,便对于早期中国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分享的电影是《哀乐中年》,偶然看到朋友圈一位纪录片导演安利的早期国产影片,于是在睡前决定找出这部影片来看。

这部影片的资源很好找,B站上就有。

影片是由桑弧编剧、执导的剧情片。该影片是文华影片公司于1949年摄制上映的。

...

他的作品往往表达了对底层百姓的生活的关注,通过电影表现他们的生活,对边缘弱势群体充满了同情,最后的结局也大多是弱者得到了一个理想并且圆满的结局。其中《哀乐中年》的结局就表现出相当的理想化。

《哀乐中年》这部影片也正如片名一样,哀、乐的中年。改片讲述了该片讲述了人到中年校长陈绍常与挚友的女儿敏华相爱,遭到家人反对,他们克服困难最终走到一起的故事 。

听到这么一个老夫少妻的故事,不难免会想到李安的《饮食男女》,也确实在影片中能看到李安有对《哀乐中年》影片的一定继承性。但《哀乐中年》不仅仅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其中还掺杂了底层阶级的关注,对新旧文化的批判看待,个人对人生命运的抉择。对于在那个年代这部影片所包含的思想相当超前,放在当下今日也不觉得过时。

#影片中的经典片段赏析

1.主角小学校长陈绍常,在接受了儿子建中的建议辞掉学校校长职位并在家中成为老太爷百无聊赖之际,发生身边的儿女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并且并不理解自己的时候,他发现离自己心灵最接近的人,其实是自己挚友的女儿敏华。敏华代表的是一名独立勇敢自由的女性,在她拒绝了同校教员的追求后,并向陈绍常表达了自己的心意,陈绍常也感到一种异样的心情,开始觉察到自己已爱上了敏华。陈绍常在于家人商议此事时,遭到了一致强烈地反对。陈绍常找到敏华对她说了此事。

敏华告诉陈绍常:“她(建中妻子)是一个没知识的女人,她的话怎么能听呢?——不单是她一个人呀,所有家里的人全都反对我们,他们说我们结婚的那一天,他们全体不来参加婚礼。他们不来,你就觉得可耻吗?你错了,可耻的是他们自己。你以为他们就能代表年轻人吗?绝对不是。他们不过是未老先衰的一群罢了。”

这一段情节十分精彩,敏华不介意自己陈绍常年过半百,她注重的是精神上的契合,灵魂的可贵,更进一步刻画了敏华的形象,敏华是一位更加关注自身发展的个体。敏华的真挚,人间清醒让陈绍常心中尤为一颤,并毅然决然地重新鼓起勇气去开始一段新的生活。他不再受儿子建中和儿媳口中的“好意”,在敏华身上他才终于重新看到生活的真谛。

自陈绍常的长子建中在一家银行供职,与银行经理的女儿结婚,社会地位也日益提高。他力劝绍常退休,在家安享晚年后,建中就开始代表着一种与父亲陈绍常的对立面的新派文,而这种新派文化,却透露出来了一种虚伪的,自私的腐朽气息。而反过来,父亲代表的一种看似传统的思想和行为,从办校只有12名学生到现今已有上千名学生的成就,告诉着人们,传统的民族的不会走向枯萎,真正代表衰老的不是年龄,而是心灵,是对待生命的态度。敏华一语道破儿女们只是未老先衰。看当今社会下,也有不少未老先衰的年轻人,影片也告诉我们,有人未老先衰,也有人永远年轻。

这段情节让我联想到了很多现实中身边的人,影片中,儿子建中的对于一切人事的喜新厌旧,所表达出的贪婪和虚伪,对自己的父亲因在大街上刮胡子而与自己身份不符感到鄙弃,在电台中演讲着与自己实际生活相违背的虎狼之词,父亲陈绍常哀怨地谈到自己的儿子正做着骗人的职业,还为此津津乐道。我们生活中也存在着太多的不真实,很多人常常带着面具生活,这是一个古怪的民族,我们时常也为这样的自己感到拧巴。我想,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保持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步伐一致,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这也许对于我们应怎么保持年轻也有着相应的启示作用。

2.主人公陈绍常和敏华在和学生们一同外出郊游时,陈绍常和敏华在一面墙下歇息谈话时, 不曾想到墙的背后竟是自己儿子建中为自己提前在五十岁大寿送的墓园。陈绍常不禁在此感叹道:“我们中国人真是一个古怪的民族,对于死看得这么重要,而不讲究怎么样好好地活下去。”自古以来这便是中国人的传统,古代的丧葬礼仪,墓地都会在生前一一规划好,我的爷爷也在很早之前就为自己做了一口实木棺材。那时的我并不懂其意义。直至今日才明白这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

网友对此感叹道:“不禁唏嘘,在古代数不清的有价值的宝贝随逝者永远埋在地下,而活着的人仍在水深火热的环境中。”而当今也是如此,只是形式跟着环境与时俱进地进行着改变。这种文化形式独属我们中华民族。这种文化也潜移默化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中国人喜欢存钱,在老了以后能够老有所依,而国外像是外国的人常常是月光族,并不会为了自己的后半生而在此时奔波劳累,他们往往比我们更活在当下,更关注自身的此时的生活。思维需要启蒙,需要打开,在这一点上,桑弧影片所表达出来的思想确实对那时今日的社会都有着很大的启蒙作用,电影也如此这般地发挥了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3.电影结局部分,陈绍常在告别了自己的家庭,决定和敏华一起生活。陈绍常感叹道:“我现在才知道生命的可爱。在我的面前不管是一片云、一条河、一颗树、一把土,我觉得它们每一样都是活的。” “我觉得我的生命刚开始,就好像我们的孩子一样。”影片在这一情节设置上,表达出一种对人自身发展的关心。这句话与电影《无问西东》中,对于真实的定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电影中说到:“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一个理想化的结局,给到了影片《哀乐中年》,更像是桑弧借影片个人意志所表达出来的对真实的理想的生命的向往,这也是影片中对人的价值肯定的升华,表达出一种对人的心灵,人的灵魂和意志的关心。

以上,是我结合影片《哀乐中年》中一些经典片段加以自身感悟的一则分享,希望大家都能收获到生命中的真实,感受生命的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