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浪浪山小妖怪》,非常想给《长安的荔枝》再扣一分,浪浪山作为一部工整而逻辑自洽的电影,映照出荔枝的拧巴和可疑。
荔枝上映之初,总是刷到大鹏尴尬的台词“就算是失败,我也想知道我会倒在离终点多远的地方。”看到的时候心想,这么燃,该不会是在做什么福泽苍生的大项目吧?
实际呢?为了给皇上送口吃的。
别走得太远就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你出发的目的就不是为了正义,只是为了保命,整那大义凛然的死出给谁看啊!把大词儿都给我收回去!
大鹏到底明不明白,基层公务员和普通打工人是不同的,后者尽可以通过和资本家的对立制造矛盾,彼此的关系就是简单的劳资关系。但如果你作为行政机器里的一颗螺丝钉,用的是公帑、食的是税款,你就是国家体制翻云覆雨手的组成部分,你是真正牛马的对立面,百姓的血肉也分了你一勺羹。
换言之,这不过就是一个拍马屁的任务,拍不好,会死。你可以演你怎么怕死、软弱,怎么像一个普通人一样爱家人、有人味,怎么被官场裹挟着犯错、对百姓怀有一份有限的怜悯,小人物嘛,活着最重要,尽可以演出皮袍下的小来。但唯一不该往自己身上套的,是英雄光环。
即使在马伯庸无聊的原著中,李善德也不是英雄,只是读者的眼睛,他带着读者看时代的荒谬、制度的溃烂、王朝覆灭的必然。
结果呢?大鹏倾情出演了另外一部电影,叫《人人都爱李善德》。几十岁的人了,跟杨幂演对手戏还一脸恍惚又猥琐的神情,真想替美女申报工伤。更不用说送荔枝最重要的荔枝和钱,两条最关键的线,最关键的人,居然轻而易举就被他的人格魅力折服?谁说丑人没有杰克苏病?他明明应该用含含糊糊的官员架子和信息不对称来骗到资源以解燃眉之急,事实上,原著中的李善德固然有真诚的部分,但也是有很多灰色的人性和小算盘的,他演的什么玩意儿?年过四十不谙世事的单纯大男孩?
这个人物演得好,本可以复杂而立体,但十年过去了,大鹏还在迷恋出演煎饼侠,还是想讲什么小人物的英雄主义,讲一堆群众不惜牺牲辅佐一个人搞成一件大事,好陈旧的叙事、好混乱的逻辑、好老土的内核,好让人完全无法相信的男主角。
最后那场飞马送荔枝的戏,看得我脚趾抓地,他该不会觉得自己完成这个荒唐任务的时候很帅吧?怎么会有这么自恋的导演。
而浪浪山里的底层牛马形象就扎实多了,都是努力却无意义的故事,但浪浪山的内核是自洽的、成长是可信的、被倾轧的真实性是有目共睹的,引起打工人共情也是不奇怪的。这种小妖怪,有点英雄主义,是可爱可亲的。
大鹏真的很像那种跟谁都保持表面客气但缺乏才能的老好人,大家愿意给他面子愿意帮他,但也不大愿意出力,大鹏本身更是没什么调教演员的功力。几个配角都贡献了他们演员生涯中十分庸常的表演,连白客这种黄金配角都没什么发挥的空间,难逃平庸,大鹏啊真有你的。
不会再浪费钱看他的电影了,尤其是暑假看过了这么多好电影之后,甚至怀疑他买豆瓣评分了。
有没有一种可能,大鹏想拍的其实是浪浪山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