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十四年的dota老粉,这是一章通篇主观毫不客观的影评,充满了笔者的臆造和过度解读,不喜的话不用看完直接进行一个人的喷就完事了。
在动笔之前,我把豆瓣上每一篇评论都看了。而对于那些差评里提出的各种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节奏凌乱、文戏过多、人物动机不清晰、刀角色等等等等——我想说我很理解,真的!我非常理解很多人理想种的龙之血应该是一部:主线清晰明了、背景宏伟壮阔、各路英雄粉墨登场、主角成长迅猛神速、转折次次落在观众心坎上的那种剧集,不然岂不是白瞎了DOTA里那么多我们喜爱的英雄。
然而事实就是,在一口气看完八集之后,我没有丝毫酣畅淋漓的感觉,反像是有一口闷气郁结心口,不吐不快却又无处发泄。这压抑的烦闷似曾相识,我想了很久终于记起,这感觉就和某次Carry失败,最终输掉了一场60多分钟的长痛局后一模一样。
我没能成为那一局的英雄,因为在Dota这个游戏里本就没人能够把把carry;一如龙之血里的达维安,没能成为这个故事中的英雄。
那是因为在龙之血的世界里,从来都没有什么英雄。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那些抱着欣赏英雄史诗心态而来的老爷们,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我是说可能,这个故事并不适合你们?
没有英雄也没有什么救世主,这只是一个有关孤独、羁绊和自我的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
孤独
回头看来,这是一个近乎极端的故事,因为故事中的每个人都是如此的孤独。
失去了家人的米拉娜、菲姆琳、达维安;不被同族们所接受的莉娜、卡登、冰龙;孤独了千年的卡尔和赛丽蒙妮;以及那个离开了自己的世界穿越数个位面而来的虚空龙。
我们见过各式英雄,各自背负着各样的重担,理想、责任乃至仇恨,但却鲜有人携着孤独前行,为何?因为孤独才是人类最大的敌人,人不畏死,却畏惧那再无人记得的尽头;我们在他人眼中认识自己,从他人口中了解自己,没有了他人便没有了自己。孤独之下,人已非人,遑论英雄。
或许有人会说,忍受得了孤独、不依赖他人的才是真正的强者。
或许如此,但强者却并非英雄。不如看看卡尔吧,这个为了复仇抛弃了名字,独居塔中千年的大魔法师。他十步一算将女神、巨龙、恶魔统统玩弄于股掌之间,为了复仇吗?或许是,又或许为只是为了怀念他曾和这个世界最后的一丝联系——他的女儿菲洛米娜,还有那个曾经带着笑容、对世界充满憧憬的自己。
TB说:抛弃了名字,便无敌于世间,恶魔、女神、巨龙皆触碰不得。为何?因为名字是通道,是别人认识你的媒介,抛弃了名字便抛弃了与世界的联系;投身孤独,再无人识得你身为人时的一切,你的过往、你的哀乐。只剩下月之恶魔这个符号,恐怖而空洞。
壮哉?悲哉!
卡尔的故事其实已经结束了,无论能否复仇他已注定去往那无人铭记的尽头。但其余人仍在奋斗着,挣扎着想要从那孤独的泥潭中将自己扯出,用力与这个世界保持着最后的联系。
这就是——
羁绊
这是个简单而又复杂的词,简单来说,我们与任何东西的联系都能称得上羁绊,一个地方、一段回忆、一个旧物件。复杂的是,这些地方、这些回忆、这些旧物件,一定都与另一个人有关。
而人与人的联系,便是这个世界最难解的问题。
当布拉姆拿着老骑士的剑时说道,他是个混蛋,但是个死得其所的混蛋。
是对龙族的仇恨将龙堡骑士们聚在一起,仇恨是他们联结的起点,但对于荣誉、战斗和信任的共识才是他们间真正的联系,纵使龙堡被毁,这样的联系仍将继续赋予龙骑士这个称谓意义和权力。布拉姆讨厌混蛋老骑士,他的朋友可以变龙,他甚至爱上了龙,但他依旧是一名龙骑士。
与菲姆琳紧密相连的从来都是她的家人。精灵自古就格外重视家人间的联系,而女神神力所化的菲姆琳就更加如此。她想要带飞地精灵回家,只是因为她想让家人骄傲。而当她失去了家人之后,她与这世界的联系便中断了,如同一个溺水之人想要抓住什么一样,她需要的只是新的家人。她或许曾把痛失爱女的卡尔当成过父亲,这也是为什么她相信卡尔的原因。但最终走进她内心的是达维安,一个和她一样重视羁绊的家伙。
达维安赶不走她,因为家人不会放弃彼此。但人类和精灵终究有着世仇,而羁绊也从来不是一个完全的褒义词。
卡登,就是这个道理最好的诠释。
最初看到卡登,强烈的既视感让我第一时间联想到了另一个,同样是孑然一身却又被各种羁绊所牵扯的白胡子老头,利维亚的杰洛特。同样的孤独、同样的矛盾、同样充沛的情感掩饰在同样冷酷的外表之下。
和猎魔人一样,龙骑士的职责就是杀龙,而这样的日子循环往复、至死方休。卡登明白自己的职责,也清楚自己的命运,高超的技巧让他变得更强、活的更久,却也让他身边的战友越来越少。直到遭遇火龙斯莱瑞克后,卡登拒绝再带着其他龙骑士同行——与他的牵扯越深的龙骑士只会越早丧命,这就是他对羁绊的定义——自此之后,他羁绊的对象便从战友转移到了对手身上,斯莱瑞克成为了他和这个世界最重要的联结,这代表了他的职责、他的宿命、以及他对故去战友的回忆。
但卡登和卡尔不同,他并未因为仇恨而变得冷漠,也绝不会将达维安的头颅连同斯莱瑞克一起一刀斩下。那是因为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对龙族的仇恨源于对生命的热爱,那无尽的杀戮是为了捍卫弱者生存的权利。他将自己如铆钉般深深地嵌入这个巨龙统治的世界之中,杀每条龙,拯救每个人类,都让他热血沸腾,这便是龙骑士存在的意义,也是他所相信的——
自我
与卡登相反的是我们故事的主角,自从第一季登场那刻起,龙骑士达维安便在自我认知的问题上摇摆不定。尚浅的生活阅历没能让他明白,仇恨从来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他扮演着强大而无所畏惧的龙骑士,却不明白这个称谓背后的含义。
直到他化身为龙的那一刻。
和传统的西方故事不同,这段剧情颇带有些东方色彩的思辨,像是庄周梦蝶,是达维安变成了龙,还是火龙变成了我,亦或我和龙本就是一体,所谓的我只是龙脑中残存的名为达维安的片段……
人乎?龙乎?蝶乎?
单凭达维安本人是想不清楚这个问题的,毕竟“我从何来?什么是我?”是困扰人类千万年至今的迷思。
洞穴里,在天辉石的映照下,冰龙如神赐般凭空拥有了自我。虚空龙穿越宇宙,在光影阴阳的对立中认识了自我。在荒邪之狱里,恐怖利刃的自我或许就是那一片片残镜中反射出的人性之恶的合集,他每见一份恶,就如同看见了自我。
不过和其他隔靴搔痒的泛泛空论不同,龙之血在这个故事给出了它自己的答案。所谓的自我,是人通过他人认识的自己,是无数个他人眼中只鳞片爪的侧写重合在一起而成的形象。在贬损我们的人眼中,我们看见丑恶的自我;在奉谀我们的人眼中,我们看见膨胀的自我;而在爱我们的人眼中,我们看见了一个值得被爱的自我。
不仅仅是卡登,达维安身边的每一个人,米拉娜、布拉姆、菲姆琳乃至莉娜,他们都如此坚定地区分着达维安和他体内的斯莱瑞克,这才让年轻的龙骑士没有彻底迷失在巨龙强大的灵魂之中。
这是爱的力量,也是自我的力量。
不过与被爱拯救的达维安相比,米拉娜的故事才是龙之血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
幼年米拉娜的故事刻板且扁平,天真而任性、美丽又娇蛮的太阳公主有一条突逢大变国破家亡,逃往银月森林寻求庇护,成为了月神的月亮公主。
如果要用什么词概括她,无论是观众还是她自己大概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公主。
作为西方文化里最典型的刻板形象之一,公主,多么高贵而又空洞的称谓:需要父王宠爱,需要臣民仰望,需要骑士拯救,需要王子迎娶,但那都不是真实的人,只是一个需美丽符号,仅此而已。
这便是米拉娜迷茫的根源,她在他人眼中看不见真实的自己,只看到了公主二字,她是万民的公主,是信众的公主;却也不是任何人的公主,是虚无的公主。
The princess of nothing.
在失去了国家、亲人乃至月神的庇护后;当失去领袖的暗月军团将目光投向那个仅剩的空洞符号时,米拉娜终于明白,公主二字不能定义她,她的勇敢、善良、坚毅、果敢和她那矫健身手才是真正定义她的东西,而她将用这些重新定义所有人眼中的米拉娜公主。
老套吗?也许吧,但也同样真实。而我明白,大多数观众们所不喜的,恰恰就是——
真实
在第一季的影评中我便说过,龙之血的世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一篇有关爱的黑童话,一个没有英雄的英雄世界(长文,大量剧透)(DOTA:龙之血 第一季)剧评 (douban.com) )
在真实的世界里,有人定胜天的故事,就会有人力有穷的剧情,火焰之女莉娜便是注脚。
我其实并不是很喜欢龙之血中莉娜的故事,因为它没有讲好一个悲剧。
火,作为人类最敬畏却又最离不开的自然力量,火焰之女莉娜自出生起就带着古希腊式的悲剧色彩。她身为人类却不被人类所容,渴望感情得到的却只有敬畏和利用。尽管如此,她还是选择了挺身而出,为改变这个国家而努力。
如果说米拉娜一直以来都没能认清公主二字对自己的意义,那么莉娜就是从小便看清了自我。她接受了自己是一个为了燃烧和毁灭而生的屠戮者(Slayer),并用自己的方式关心这个国家、这些人民,甚至不惜为此刺杀公主。
然而她没想到的是,自己会遇到达维安。
对于米拉娜和莉娜两人,达维安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和有玛西陪伴的米拉娜不同,多年来孑然一身不被人接纳的莉娜,终于找到了和自己同样源于火焰的达维安,这样的宿命般的相逢本应有美好的结局,但她的刺杀行为终会将达维安推离自己身边。
砸碎一件艺术品,这本可以是场壮美的悲剧;但故事却选择让整个博物馆连同城市一起被海啸卷走,这便不是悲剧,而是灾难般地现实。
到头来莉娜所守护的太阳帝国不过是个笑话,是虚空龙为了自己的“人镜”米拉娜所打造的转生机器,莉娜带着她的理想、她的愿望和她心底从未说出口的一丝悸动,化作了拍死在王座上的一抹蚊子血。
这甚至算不上个悲剧,而且更过分的是,这是故意的。
斯莱瑞克的力量终不属于达维安,布拉姆带着BGM也只阻挡了虚空龙不到一秒,而米拉娜终究无法在玛西死去前觉醒星球之眼的力量。它明明可以让所有人都活下来——
但“它”没有。
于是我们愤而大呼:“无聊,这不是我想要的DOTA。”随即把这一腔愤懑与不甘怪罪在“它”的身上。
那么问题来了,“它”是谁?
是编剧?是奈飞?是V社?还是打定主意不想数3的G胖?
都不是,“它”是我们自己。我们真正愤怒的是无法掌控任何事的自己。无法掌控出身,无法掌控成长,无法掌控生活,无法掌控社会,无法掌控未来。
而现在,连想舒舒服服看个主角升级刷怪的剧都TM无法掌控了,之前明明不是这样的!
我们此刻之所以不满,是因为曾经在游戏里,我们以为可以掌控一切。
我们控着英雄,控着兵线,积累着经验和经济,计算着或单杀或跳大的时机。那一场场的胜利让我们误以为在这个世界里自己可以掌控雷电掌控一切,让我们误以为一切都与我们有关。
Excpet not.
DOTA的魅力从不在于它有多难或者多爽,而在于选择,在这个世界里,我永远都有——
选择
相信大多数的刀友们,一定都能明白选择这个词的分量。不是指晚饭去哪吃这样决定,而是真切的,附带后果的选择。
要不要遵从本心拒绝晚上的加班;要不要向刚拌完嘴的女朋友低头示好;要不要参加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的社交活动;要不要梭哈一把全押LGD冠军。
我们做出选择,审视着此后别人眼中的自己,然后接受这一切。这大概就是现实两字的分量。可在DOTA中则不同,我永远都可以新开一局。然后体验着我这一把的选择,究竟会给别人带来怎样的影响。
是的,这就是DOTA这个游戏的有趣之处,你的每个决定都在影响别人。你可以选择认真凯瑞你的四个队友,也可以选择摆烂浪费九个人的时间。但无论你怎么选,这局结束以后,你都可以再来一次。
是啊,你也许早就过了无兄弟不dota的年纪,作为一个单排者,你不用在乎那些无关紧要人对你的看法,就如同抛弃了名字的卡尔,把这不合我心意的一局搅个天翻地覆、喷个体无完肤,然后大不了换个ID,在下一次Carry全场的时候如王者般居高临下地欣赏着自己华丽的战绩,纵使无人喝彩。
那么,这就是你想要的dota吗?你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打开这个游戏时的初心吗?为了快乐?那你还记得自己打DOTA这些年来哪一刻最快乐吗?
还记得很多年前,贴吧里有一篇文章,[蝴蝶没了]。那时候,蝴蝶很好,但大家都不愿意出;到现在,Dota很好,但渐少有人愿意玩;一直来,现实很难,但不得不做选择。
文中的少年最后正视了自己的选择,分手,奋发,放下又或者没放下。而我们这些依然还留在DOTA里的刀斯林们也应该明白,每个选择都在影响着我们,重要的、寻常的、现实的、虚拟的,就如米拉娜对莉娜说的那样:Everything is personal.
哪怕只是在DOTA里。
当你每次开始一局新的游戏,便与那不知身处何处的四名队友五个对手有了联系,纵使这段羁绊短暂而脆弱,此刻你们却共享着同一个目标同一段经历,你的每个选择都塑造着他们眼中你的形象,即便你并非一个完整的 人物而只是某个滚滚、沙王或者拍拍。
“会不会选英雄?”,“Miss不报?”,“养怪物这还怎么玩?”
你可以选择做一个指责者、一个批评家、一个泉水指挥官。或者,你可以选择做一名战友。
一名你想要的、却从未拥有过的战友。
有人会质疑你的选人,当你用实力证明给他看这个英雄也能赢的时候,你想看到的是什么?
是一句“确实玩的很6”还是赛后栏里默默消失的名字。
你也会失误,当你没报Miss导致队友被游的时候,你想看到的是什么?
是一句“没关系,下次Miss记得报。”还是无休无止的指责。
当战局陷入劣势,但你还不想放弃的时候,你想看到的是什么?
是一句“还有的打”,还是满屏的“短痛”、“京东”、“寄”。
有人也许会觉得这些很可笑,我玩游戏就是为了赢,我能Carry想干嘛就干嘛;菜就是原罪,活该挨喷。
就如同他们眼中的龙之血,主角就该是天命之子拯救一切的,巨龙就该是天生伟力无可匹敌的,反派就该是十恶不赦下场凄惨的。这剧我看不懂,也没有让我爽到,所以是烂的。
他们看不到那些不爽的剧情背后的故事;就如同他们看不到那些所谓自己Carry的局背后,四个队友在做那些诸如占线、拉野、反眼、开视野、吃技能等等看似微不足道,却不可或缺的事情。
那有没有可能,他们并不适合Do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