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在Gordon的年纪看Bud的故事,和在Bud的年纪看Bud的故事一定是不一样的。

这是个金融故事,看大鳄如何带最钟爱的小弟出道;这也是个职场成长的故事,看有脑子的小弟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

Bud的名字起得好,Bud意为花蕾,半开的花,未长大的叶,Bud彼时20来岁,因为天赋过人聪明有余,和所有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一样,激情澎湃踌躇满志,总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干,只要努力干,什么都可以。于是我们看到在没遇到Gordon之前的Bud,努力工作是他的座右铭,那个年代父母灌输的也是:只要努力就有出头的一天。但是Bud很快发现,努力是有天花板的,然后好像就使不上劲儿了。遇见Gordon是Bud的一场人生机遇,所有走过Bud这个年纪的人都明白,人生总是有那么寥寥一两次的人生机会,是为数不多改变命运的时机,是人生从此分叉的时刻,Bud比大多数年轻人都聪明,就像他走进Gordon办公室之前对自己说的,他立刻就意识到,他走运了。

他走运了,他还抓住了命运,他用他一切的天赋证明了他抓得住也值得拥有,他有能力拥有Gordon教他的一切,他一边拥有一边迷惘,在曼哈顿中心的高级公寓,拥抱着心爱的高级女友,Bud却迷惘了:“这一切属于我吗?”然而事情的节奏太快了,鸡血的贪欲太上头了,一切都开始往失控的方向发展,Gordon的一番“贪欲”说,紧紧擒获了Bud的心,那些奢靡的生活,轻而易举赚大钱的方式,对从小看着父亲一天天辛勤工作赚不了几个钱的Bud来说,诱惑太大了,他想尽一切办法想变成Gordon,为什么不呢,他还这么年轻,他这么快就入了门道。

但Bud毕竟不是Gordon,年轻的他还没有心死。想起了权力游戏泰温公爵一边剥羊皮一边对小狮子“谆谆教导”时的场景,詹米和Bud很像,虽然也有野心,雄心勃勃,然而毕竟太善良,不够狠。87年的电影,所以我们看到的结局还是以前的价值观,拯救了老百姓的少年英雄锒铛入狱,就算录了几段老狐狸口吐真言的录音,也不算什么真凭实据,就像他自己对好友说的,Gordon整天被调查但也没什么真的证据。

入狱前安排了两人的对峙,Gordon说,不知为何,看Bud像看到了过去的自己,可不是吗,Gordon是选择另一条路的Bud,就像一个人的两个面,他是黑暗面战胜光明面的那种可能性,他是没有入狱,任凭贪欲占据了自己,任凭自己变成了冷漠冷血无情无爱只追求最大利益的资本家,对峙后两人分道扬镳,就像他们彼此一早就选好的人生之路一样。

所以问题来了,如果你也曾经有这样的机会,如果让你回到Bud的年纪经历一样的事,你会怎么选呢?电影里看似是有一条道德线在左右观众的倾向,但仔细想想,不管怎么选,如果是合法的情况下,也没所谓的对错。社会本就弱肉强食丛林生存,所有的境遇都在于当时的选择而已,蓝星航空也可以选择不卖或易主,一切也是其管理层的决定,是否真的对股东或员工负责也不得而知,卖给Gordon后的发展会怎样也不是电影里三两句能明晰的。但Bud葬送的,却是自己的人生之路,是否真的值得,这种消费主义式的美式个人英雄,在现在社会看来,或许也不失为一种不够慎重的迂腐的选择了。

但电影是拍的极好的,几乎没有废镜头和废话,台词、镜头、演员的演出、场景等等,都堪称教科书级别了,尤其是道格拉斯那段在泰达纸业股东大会上鼓舞人心的Greed说,那种游刃有余又不失幽默的演讲才能,演绎得极富个人魅力,就凭这一点,私以为Bud夭折的太早了,老师的本事还没学到一二就把老师卖了,这是戏话了。Greed is good。I agree with it。没有对生活、金钱、爱、知识等等的贪欲,人类何来的进步,何来的今天。查理辛演此片时才22岁,华尔街这个鸡血愣头青时而鸡血时而迷惘时而又自傲的样子演得非常到位,处于20出头在职场又上升很快的时候,确实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还挺怀念那时候的自己。

华尔街 (1987)8.21987 / 美国 / 剧情 犯罪 / 奥利佛·斯通 / 查理·辛 迈克尔·道格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