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斯基,一个多次利用导演身份诱奸未成年女性的强奸犯,在自己已经认罪的情况下(虽然只认了最轻的那一项),却长期以来受到法国的庇护,而免于美国司法机关的刑事处罚。多年以来,波兰斯基一直以政治迫害、司法迫害为借口,蛊惑了大批业内人士为他摇旗呐喊。
2009声援波兰斯基的名单里有大批业内知名人士,甚至包括著名导演王家卫,其中最为卖力的是同为强奸犯的韦恩·斯坦(顺便一提,韦恩斯坦劣迹斑斑,却只被判了23年),一直到去年追诉时效已经过去,他依然没有受到应有的刑事处罚,还是能继续拍电影。而声援过波兰斯基的名单里,只有娜塔莉·波特曼等少数人在me too运动所带来的反思风潮下公开表示了后悔,还有很多人至今保持沉默,点名王家卫。
波兰斯基用所有人都喜欢小女孩来为自己开解,同时污蔑13岁的女孩发育成熟看上去像20多岁且性观念开放,波兰斯基的第三任妻子,法国著名演员艾玛纽尔·塞尼耶接受采访时声称波兰斯基无需强奸任何人,因为所有女性都想和那时的波兰斯基上床。波兰斯基的好友昆丁导演为波兰斯基辩护,称其和13岁女孩发生性关系是你情我愿,甚至连相当一部分公众都在才华滤镜下为波兰斯基辩护,将他母亲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中被纳粹杀害和第二任妻子莎朗·塔特被邪教徒绑架杀害的过去和他实施的性侵行为强行联系在一起,认为他对于女性的伤害是因为他最亲密的女性家属曾经遭受过伤害,给他留下了心理创伤。身边的女性受到伤害不仅没有使他同情女性的境遇,反而还让成为了加害者,这样的辩护理由简直是狗屁不通。
一名40岁的成年男性诱奸了一名13岁的未成年女性,并且这名男性还承认了自己与该女性强行发生了性行为,只看表述放在任何一个法治国家都是重罪,但是因为这名男性叫做波兰斯基,所以他的犯罪行为突然就变得可以"赦免",而这种荒诞的事情至今仍在上演。
另一层值得反思的事情是,几十年间,媒体对于受害者的过度关注反而给受害者带来了巨大伤害,甚至13岁的受害者本人表示,时至今日她已经原谅了波兰斯基,但媒体仍然在给她带来巨大伤害。必须要提的是,尽管很多人用受害者的谅解来为波兰斯基的辩解,但是性侵行为不等同于民事纠纷,并不会因为受害者谅解就能免于刑事处罚,并且被波兰斯基霞性侵的未成年受害者并不只有1位,更多的受害者没有选择原谅。
更重要的是,媒体的曝光之所以会让受害者受到更严重的伤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加害者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反而因为其才华和强奸文化的盛行而受到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同情,受害者在公众的眼中反而成为了想要借此损害波兰斯基名誉的投机者、加害人,承受了本应由加害者承受的负面舆论。
甚至不只是波兰斯基,在著名女演员阿黛尔·哈内尔指控导演克里斯托夫·鲁吉亚性侵案中,当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一名颇有名气的女演员和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导演身上时,尽管阿黛尔的控诉得到了社会公众广泛的支持,但是针对受害者的抨击依然不可忽视,甚至阿黛尔的父亲都认为自己的女儿是在"哗众取宠",由此可见,受害者羞耻不仅仅只是个人的问题,连最亲密的家人也可能受此影响,成为阻碍受害者正当维权的阻力。
2024年,震惊世界的法国吉赛尔事件给了受害者羞耻一次有力的反击,勇敢的吉赛尔女士在遭受前夫和至少72名男子骇人听闻的"酷刑"后,决定放弃匿名权,让审判公开进行,提出“羞耻必须改变位置”,《世界报》、BBC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对吉赛尔表达了感谢,称她的高尚和勇气感动和激励了法国和世界。
另一个必须要提及的是,法庭上,精神病学家洛朗·莱耶在审判中说,“你成为施暴者并不是因为你曾经是受害者”,指出两者在科学上没有因果关系“非常重要”。
吉赛尔事件或许能够启发更多的媒体,在今后对于性侵害案件的报道中,要选择更多地赞扬受害者敢于站出来维权的勇气,而非一味强调受害者所遭受的苦难,将更多的羞耻交还给加害者们,不要给予该类案件的加害者任何同情,更不要试图用他们曾经的"悲惨"经历为他们辩解。
写在最后:在有关作品与艺术家私德的问题上,很多人担心劣迹艺术家被封杀会导致其作品被下架,我同意两者应该独立区分开,但是同样的,我们在关注其作品的同时,也应当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的罪行,2019年,法国的雷洛比电影院在放映波兰斯基的新作《我控诉》前,增加了阿黛拉·哈内尔批判波兰斯基和强奸文化的一段3分钟的采访视频,借此提醒观众要对波兰斯基和其作品保持审视。在强奸文化依然盛行,甚至作为艺术符号公然登堂入室的当今,类似的方式或许可以再多些。
有关罗曼·波兰斯基和受害者羞耻的反思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