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经典的轮回命题,一直对“轮回”“时间”的概念以及相关影视很感兴趣,“三千万转”带给我某些虚无的冲击,引领我阅读学习了哲学的观点。
尼采提出的“永恒轮回”,如果一切都在重来,那我们生命的意义何在?
通过本剧描写的二战的冷酷,设身处地不难感叹:
对于突然失去一切,失去家人,失去故土,遭到世界剧变,直面战争席卷而过留下满地狼藉的人们来说,如何面对现实,如何继续自己的生活,以怎样的姿态面对是巨大的疑虑,因此便能理解战后存在主义的思想为何如此风靡。
那是多么饱含力量与激情的思考啊,即便面临永恒死亡的命题,注定生来徒劳,那人的一生便应充满激情,直面这荒诞的一切,与之共舞狂欢,便是最大的反抗,或是进一步贯彻“超人”的理念。
可这本就痛苦艰难。
“what if?”“如果...”是语言中虚构的表达,厄苏拉说这是两个字最好的组合。
但当选择再度摆在面前,是否有坚定得呐喊“Again!”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