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男女》要怎么断句?我最初以为是享用“饮食”的“男女”,那么这部电影就会讲因饮食而结缘的男女情侣,那样就是爱情片了。后来发现海报上写的是“饮”、“食”、“男”、“女”(eat,drink,man,woman),亦即整个标题被区分为了四个对象,而且还在主题一栏中赫然标注着“家庭”。看完之后才明白,虽然这部电影无处不在谈人性对这四个对象的欲求,但最终所有的故事都以家庭这样一个物理上和精神上的栖息地为场所表现出来,且每个人都无法摆脱与家庭的羁绊——其中有对回忆的执,有对亲人的念。

多主角的电影往往可能在角色塑造上顾此失彼,但此片的诸多角色却并不给人走马观花之感,而是各有风采。其中吴倩莲饰演的家倩是最有魅力的角色,这一魅力不仅来自于其眉眼和举止(虽然这些已经足够摄人心魄),更来自于其视角下整个故事的波折和真谛被集中化地表现了出来:她爱得猛烈,却也收得痛楚,她最先渴望离开,却成为最后的留守者,她身着西装沉浮商界,却在最后穿上围裙重回厨房。不过令我略有些失望的是,电影好像没有交代清楚家珍的回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家宁又要如何面对自己的朋友?

“一起吃饭”这件事对中国家庭而言到底有多重要?以餐桌为场所,以吃饭为契机,以谈话为内容,一个中国家庭的日常生活就这么被支撑起来,大大小小的事情,在餐桌上或被坦白或被隐瞒,或得到争论或引发沉默,构成一个人在小时越发想逃离、长大后越发想重拾的回忆。联系电影与自己的生活,尤其是在晚辈的羽翼逐渐丰满之时,这一场景对家庭的作用尤甚。

那么,中国人要如何“一起吃饭”?中国人是隐晦的,是内敛的,不会以“有事要谈”为由要求家人一起坐上桌,那就变成了一场会议。所以我们选择烹饪,在菜肴中倾注爱意,甚至连我们的菜都大多是温暖的。色香味打开的不仅是味蕾,更有心扉。从此,无数中国人以“一起吃饭”联系起自己与家庭。如果说“男女”是人性普遍的欲望,那么“饮食”则是我们中国人独特的风味和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