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还挺真情实感的,第一次实时地从头到尾追完这类偶像养成综艺,算路人粉吧,在腾讯视频投票,也有买奶票,成团夜蹲着守着看了整场直播,顺便白嫖了鹅给的撑腰次数(42次,还漏了两次半点抢票)。东拉西扯写了短评竟不太够,就勉强凑一“篇”观后感吧。
创4的国际路线一开始就挺对自己的胃口,有好些想关注的成员,Santa、Riki、Hiroto、Amu、上原一翔、佐藤永翔、Yu……(好吧我只是列了一排日本学员的名字)
初舞台也记住了好些人,唱跳都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的林墨、六年不谈恋爱擅长日文歌的93line的伯远、眯着眼睛唱情歌的张星特、vocal不错但最终也没有一次vocal舞台的张腾……还有好多就不一一写了。
(另外,很想说,早期的时候看到林墨,就会想到《山海情》的麦苗,笑起来真的神似;看到Santa,比起栗子,反而会脑补成《轮到你了》演神谷的浅香航大;看到胡烨韬就会觉得像Yamy ಠಿヮಠ。)
追了两个月,从整体感觉来说,最喜欢的舞台,可能也是最惊艳我的,一直是第一次公演的《Lover Boy 88》。
在看过前面一众整体效果一般(主观感觉)的舞台让我一度怀疑是创的问题还是我看得不够认真之后,这首没有听过曲子所以没有很期待的舞台却有一下子炸到我的感觉。
从复古的牛仔衣喇叭裤,到old school的舞步,到张星特极其有feel的那两句,再到林墨收放自如信手拈来的小表情小动作,还有恰到好处的舞台光效,都是让我目不转睛地享受欣赏这首歌的原因,之后还二刷三刷四五刷了好多遍(原曲也循环了好多天),这是之前补其他男团女团综艺从没有过的体验。
虽然张嘉元的rap甚至还不如默默无闻的陈俊洁(而且陈的rap也不算好的那种),虽然听了原曲后发现verse部分果然马思维才是yyds,但是那天晚上88组的舞台氛围真的好到爆炸。人员配置除了陈以外,其他人我都有印象,大部分人和这首歌的感觉是契合的(好几个喜剧人),而作为C位的古灵精怪的林墨着实为这个舞台添了闪闪发光的一笔,是当之无愧的中心位。
再后来的公演舞台,都没有超越它在我心中Top 1的位置(个人出彩的不算,《Radio》也很不错,是我心中的Top 2,给我一种韩团打歌现场的feel,或是一首情歌的MV,《顶峰》也不赖,整场很燃。我只是比较主观地更喜欢88组给我的感觉,也有可能是看得多了,便越难有惊艳的感觉了)。
而公演之外的二创,很难得地大部分都可圈可点,跳出节目规则的条条框框做自己喜欢的舞台,现场氛围肯定也比屏幕前看到的更加欢乐吧。
到了第一次的顺位淘汰,看到赖耀翔的时候,我忍不住落泪了,靠自己的实力从F班杀进了A班,却并没有因为这个难得的荣誉得到任何A班能获得的机会和舞台,顶了一周A班的头衔,最后因为网络票数惨淡而止步55强。是他还不够努力,不够坚持吗,用伯远说过的一句话来回答,可能这就是市场的选择吧。
第二次公演,想特别赞美一下佐藤永翔,一头利落短发和之前过长的发型相比更适合他!可惜弟弟人气不够,但是我记住了特别命运的他的狮头和赖耀翔的狮尾。
第三次公演,第一次get到胡烨韬的颜值,类似寸头的造型反而更衬出他偏中性的五官,有种反差的美。虽然知道他剪头发的理由应该是因为排名吧。
顺位淘汰和实力不一定成正比,这是残酷且默认的。不过最终能留下来的大部分也是披得过荆斩得了棘的,个别火候差点但“面相”好的则需要大量的粉丝buff加持。
4月24日的成团夜,比隔壁青你3的速度快了一个阶段。
个人SOLO部分和全体合唱《起风了》的部分,氛围都很不错。
第一个出场的吴宇恒唱的是小时候看《宝莲灯》很喜欢的歌,他唱得很好听,声音很干净,前期一度以为他有机会成团,长相也是明朗舒服的样子。不过既然在赵薇老师的公司,可能还是更偏演艺圈吧。
小九的歌选得也不错,但是感觉前面没唱好,气息不稳,声音闷在里面(他和派派俩人的中文真的进步神速)。
利路修重唱初舞台的歌,进步很多hhh(唱同一首歌是真的很想下班了)。
顺带一提张嘉元的SOLO曲子,我听着脸都皱起来了(捂脸)。
舞蹈组的张欣尧挺出彩的(可惜早期没什么镜头,我前期都不知道他表演了啥,却能一直留着)。
林墨很有感染力(喜剧人,一脸吊儿郎当的样子,但是每个舞台都在尝试不一样的东西,他是我从初舞台就很喜欢也一直关注的一个学员)。
赞多跳的是于洋的歌,很感人(虽然宿舍成团三人,少了一人,但是能想象他们宿舍的感情应该会一直持续吧)。
刘宇还是最适合国风(节目最开始他给了我惊艳的感觉,之后就再没有感觉了,不吹不黑)。
Amu的《饿狼传说》也很赞!Hiroto跳locking还是一如既往的可爱!
……(啰嗦了一大堆)
最后想说,
小九和派派能一起出道,很为他们开心!
Riki和Santa能一起出道,本当によかった!
还有从一开始能给11个人投票,到5人,再到2人,到最后只能给一人撑腰,我一直都没有放弃的伯远。能出道真的太好了,其实没有抱很大的希望,但是能被人看到真的太好了。
虽然世界的参差一直到成团都还是存在着,但是既来之则安之,两年时间不长不短,是激起惊涛还是泛起涟漪,应该都有可能吧。
另外,INTO1的名字蛮有意义的。We are TEAM, we are INTERNATIONAL, and we are ONE.
(比去年隔壁the 9的团名好了不止一点半点(°ཀ°))
最后的最后,作为真情实感地追了一路的路人粉,节目结束,应该也会停下跟随的脚步了。
所以这只是一篇为了纪念而东拼西凑的主观性很强的观后感。
本来想默认给这类综艺3星,既然真情实感了,那就主观地再多一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