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在开头声明,这是一篇充满偏见的影评,所有观点均代表我自己个人的看法,小心脏接受不了赶紧滚。

《出走的决心》是一部很有讨论度的华语电影,在很多时候都刷到过关于它的贴文。一部平庸的烂片是没有资格被拿出来讨论的,而大家都在谈论的也不一定是好片。在一个冬日的午后,我怀着好奇的心态打开了《出走》,看到影片第一幕,我在心里已经推演完这部影片的所有情节,虽然在此之前我从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任何影评,但在看到主角呐喊的那一刻,我就已经知道了导演的意图。在我看来,这就是好像是高中生写的一篇命题作文,用笔越卖力,得分越高,就越是平庸,越是无聊。

因为我本人是一个研究语言的人,在工作中也经常和语言打交道,所以在我看来,一部电影不仅应该在视听语言上下功夫,人物使用的语言也应该用心打磨。在内容上,这是人物的台词,究竟符不符合人物的生活背景和人物性格,在语音语调上,要符合人物的心情和情节的走势,在语种上,要服务于故事的表现力和故事背景。很可惜这部电影在语言的使用上漏洞百出,无不展现出编剧和导演的幼稚和无能。电影给人的观感就像是一个做题家导演在高考考场上洋洋自得掏出自己的金句储备,准备在考卷上大干一场,意淫自己的作品会收到阅卷人青睐,结果是她也真的做到了,作文成绩不错,985水平,可出书呢,只能归于高中教辅。

人物的台词非常书面化,演员的表演水准也在及格线附近徘徊,让人觉得十分出戏。开头姜武在饭桌上指责主角“你明不明事理”,这不是一个口语化表达,不可能出于一个底层中年油腻男的嘴里,更具灾难性的是,这句话重复了三遍,你真不觉得突兀吗?姜武之前演那么多硬汉,结果之后的所有表演都逃不出之前角色的影子,也是可悲。

第二个例子是在年少的主角和父亲因为退学无法参加高考吵架的那段,主角和她的母亲、父亲使用的语言是不一样的,开头主角用河南话对母亲说话,母亲用普通话回答,然后和父亲吵架,主角先用普通话,然后莫名其妙在中途改为了河南方言。这种转变的用意何在,体现我们的演员能在方言和普通话之间来回切换,还是说除主角以外的人都是人机?拜托,这真的很让人出戏好不好。还有,主角的妈,你是刚从云边的小卖部回来的吗?衣服都不换的。

然后再吹毛求疵一点,电影的转场也格外显得像三流横店量产电视剧。每一次年代的转变都要用大大的字幕标注时间,而明明有沟口健二和是枝裕和珠玉在前,你为什么偏要这么土呢?可能导演也知道,这部电影的受众审美是什么水平。再回到我刚才说的,这部电影就像一篇模范高考作文,十分符合考纲标准,精准踩中了各个采分点,也很正确,可这样的东西,有新意吗?有价值吗,是艺术吗?我很高兴有国产电影能聚焦女性的生存困境,然而如果华语电影要和世界看齐,就不能和某三本传媒学院的优秀毕业设计一样,无聊透顶,干瘪乏味,我相信中国不缺有想法的电影人,我为你们加油。

最后再说说我的母亲。这部电影再度让我回想起她没病之前的样子,也是和主角一样的生活。母亲也曾向我抱怨父亲各种不是,可她从未想过离开这个家庭。母亲文化水平不高,只有小学学历,小时候也不爱学习,经常逃课,中考都没参加,更不用说和主角一样,满怀信心畅想高考之后雄飞的日子。这三十多年来,父亲一直在外打工补贴家用,母亲在家照顾我们几个子女,是一个传统的底层中国家庭。而我之所以用如此的偏见评价这部电影,就在于我自己就是这类故事的一员,我没办法和一群做作的演员和一个做题家导演共情,就像一个网络热梗说的那样,我真的有一头牛。现实中中国哪有那么多北京人?母亲哪有那么独立,子女也哪有那么体贴?所有的苦痛其实都压在了母亲身上,而她偶尔的抱怨也未曾落入我们耳里,就像她说的那样,如果我有那种不顾一切的性格,当初就不会选择结婚。既然稀里糊涂结了婚,那就用一辈子担起做妈的责任。

妈,你做到了,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