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全戳中我心的一次观影体验!碎片化的讲述在缓慢的讲述里渐渐连成了一张关于城市的网,因缘际会下的相遇和充满巧合的事件让感受得以在城市里不断流动,在非常风格化和结构性的美术设计与摄影的配合下,城市的线条、冬天的凛冽和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对照,然后在这些属于加拿大的玩笑、火鸡和热茶的意向、法语波斯语交替的语言环境和微妙的配乐的营造下,影像呈现出了惊人的魔力,跳脱出需要叙事的风格去讲述一种共同的语言——情感与关爱。




我最喜欢的一定是风格化的美术呈现。首先是重复利用城市中建筑结构所带来的空间感,营造了一种坚硬又疏离的感觉,回廊式的空间变化和不断出现的拱形结构,灰色的墙壁和枯树的影子等,冬天的寂寥和人的孤独好像生长在这样的一个城市里。温尼伯本就不是一个热闹的地方,而从相对人多一点的蒙特利尔回到这里既希望能找回到家人的熟悉的温暖,又不断被城市的孤独吞噬。而室内场景的设计则更加艺术,甚至带有一定超现实的色彩,不管是回乡人辞职时空荡荡的办公室,还是男孩发呆的纸巾店,又或者是蓝色的火鸡店都带有一种颜色和风格上的不真实感,于是关于情感和巧合的玄之又玄的感受慢慢升腾,一种童话故事般的体验会在心中弥漫。


那些独属于加拿大的玩笑和特色内容也让我感到轻松,为蒙特利尔投票,分不清的阿尔伯塔和曼尼托巴,tim hortons里面的double double等等,这些藏在生活各处的小玩笑又将一切固定在这样一片土地上。主线上依然是男主回家之路,移民的国家里外来的群体,两种语言的交替使用,回去也找不到依靠的家和奋斗多年没有归属感;而在此之外这个城市里的孤独导游和捡到钱的孩子们的故事在串联这个城市的情感网络,把所有人都圈进了这份情感的网络里,善意交叉的时刻即使都生活得很困难,也却总感受到温暖,我想这也是导演想表达的语言,也是来自伊朗电影的根。
我始终认为影像打动人的时刻来自于穿过荧幕的情感交流。观众和创作者跨越了空间时间和文化,用一份影像产生共鸣和共情。打破叙事,用美感和巧思传达的善意在影片的最后戳中了我,而我们都需要这一份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