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写电影观后感,没有分条缕析的说明,只是回想了一些感到触动的画面,顺便谈一些笼统的感受。

...
小时候,姨妈伊莎贝尔带他看画展

先说电影的整体观感。人物和场景都有一种和谐的美,不算艳丽,也不用饱满,是恰到好处的柔和。导演的表达很克制,没有极度的悲痛,也没有极度的喜悦,对跨越两代人的历史也没有过多停留。这种轻描淡写的刻画方式,反倒加深了一幕幕直抵人心的场景。总之,点到为止的叙事很动人。

...
艺术选择自由

至于这部电影的叙事内容,用战争、爱情、成长、事业、家庭贯穿起一个画家的艺术之路,在观影过程中不难把握。3h的电影有点长,但我几乎没有走神的时候,看得还挺入迷。影片越往后推进,越期待看到结果,只是结尾有些出乎意料:画家和妻子得偿所愿,没有人揭开过去的秘密。不过很难说,那位教授内心的煎熬不是一种更可怕的惩罚。

...
一个人的工作室

想到那个大型艺术加工作坊,隐约觉得,那些隔间或者楼道里面种种前卫的创作手段和方法,跟影片试图传达的对艺术的理解之间,可能还存在某种距离。那位戴帽子的老师期望看到的,大概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东西,作品只是一个载体而已。没有关于“我”的部分,他不会对任何人加工的艺术作品发生兴趣。从这个角度来看,小时候带他去看画展的姨妈,长大后给他讲故事的帽子教授,其实都在鼓励他自我表达。如果他没有感受到那种生命深处的力量——就像鞑靼人从火中救出帽子教授,后来在他头顶涂过的一层又一层油脂——大概酝酿不出那些作品。奇怪的是,他成功了,但隐去了姨妈的身份,还有跟姨妈有关的那段历史。

...
无主之作

姨妈年少时的敏感和出格没有错,错的是不容异己的时代;教授写下的红字没有错,尽管“让有限的人更好地享受有限的资源”这种观念不近人情,但他从始至终也在捍卫自己的观念;在战争时代选择中立、后来落魄自杀的父亲没有错,教授指责他个性软弱(因为教授对自己也很严苛),但摆脱时代对个人的压抑又谈何容易。要是套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分析,教授大概是树立道德模范的“超我”,父亲是长期被生活压抑的“自我”,姨妈是回归内在袒露出来的“本我”,他们各自代表了属于“我”的不同层面,只是时代赋予他们的命运截然不同。

教授

影片最后,画家跟他的姨妈一样,也感受到了关于这个世界的“真理”。不知道是不是命运的交错,又或者,是注定要被“模糊”的历史。
因为照片太真实,所以人们更喜欢自己的肖像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