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石头》不亏被称作国产喜剧电影的顶流。

看的时候只跟着跌宕起伏的情节走,也没有想太多。看完之后回味,发现电影的笑点并不来自于刻意玩梗,而是本身就很好笑,甚至能自己创造金句——比如“你对的起大哥吗?你对得起我吗?”

情节的设计也不简单,它并不是线性的,而是至少分为三个视角推进:老包代表的安保队伍,以道哥为首的小偷三人组,以及房地产商冯董、秘书以及他请的国际大盗。三个视角一开始各自独立,随着情节推进不断产生交集,大大增加了精彩程度。

可最为这部影片加分的,可能还是其讽刺意义吧!在我看来,讽刺是喜剧的灵魂,若是少了它,那么喜剧和电极也没什么区别了——都是让观众的大脑不断释放多巴胺而已。

这部电影只光是片名就非常讽刺。疯狂的石头,先从石头谈起。石头,毫无疑问指的是那块价值八百五十万的翡翠。把翡翠叫做石头,看似太贬低了,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很恰切。翡翠不就是石头嘛,只不过在人类眼中比较漂亮,因而比一般石头珍贵罢了。可为了这么块石头,人们一个个都拼了命,甚至发生了悲剧——道哥车祸横死街头,冯董被刀片划破喉咙死于办公室。可最后呢?这块石头被当作了便宜的假货,挂在了老包媳妇的脖子上……

疯狂,实在是太疯狂了。可疯狂只是定语,它所修饰的到底是什么呢?虽然片名是疯狂的石头,但石头没有想法,无所谓疯狂,那么疯狂指的或许是人们吧。为什么要为一块小石头拼命呢?

答案倒是很自然,钱。石头出世前,道哥一伙正伪装成搬家公司四处盗窃,老包整整八个月领不到工资,三宝沉迷于彩票(难怪他会被拙劣的可口可乐特奖骗到)——他们都很需要钱。

姑且看看钱的能量吧!猥琐的谢小盟靠一颗翡翠和一点酒精就把道哥的女人骗上了床。而老包因为少五千块钱,连驾照都换不回来。可见有钱为所欲为,没钱寸步难行。难怪人们会为石头而疯狂。

细细品味电影中的房间陈设,或者是公共厕所,明显还比较落后,可当时却有冯董这样的人靠干些丧尽天良的买卖暴富,随随便便就能让一座高楼拔地而起,在这种程度的不平等下,难怪人们对钱会产生病态的感情。而整部片子中,看不到太多法律与执法者的影子,是否可以理解为法治的缺位促使冯董之流能一次次侵吞、兼并、做大。这么看来,疯狂的倒不是个人,而是整个时代吧!

这部电影之所以优秀,不止于笑料与情节,更在于它尖锐地展现了改革开放大潮下,春风吹满地之余,也有黑暗与污浊,并且进行了辛辣地讽刺。喜剧电影当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