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如此简单的故事,以至于很多次我以为要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都以平静收场。这大概是因为生活在当代的我们,对于影视作品中愈发离奇、巧妙的剧情构思、转折,都已经习以为常了。当我们见到类似的桥段时,不免内心中会以某种期待补全尚未发生的情节。因此,这部1940年的作品似乎以一种过于简单,甚至在当今社会人们看来颇有些笨拙的剧情走向,来完成了整个故事的发展。然而,这丝毫不减它的魅力,因为费雯丽给予我们的表演是如此的震人心魄。

Myra是一个复杂的角色。她对待感情的态度很纯粹,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她愿意在动乱时期因为两天的浪漫便与一人共赴终生,她也愿意在生活潦倒之时出卖肉体来帮助朋友。在她内心深处,是存在着一种令人为之动容的坚定的。然而,她心中充满了对自己、对未来的不确定。因此,她多愁善感,且现实。这与Roy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oy生活中只有那场战争和家庭,他作为军人也具有极强的执行力与计划力,因此他更浪漫、更理想化,他畅想未来、畅想和平、畅想爱情。可以说,两人的确是很合拍的。Roy给予Myra浪漫与力量,而Myra给予Roy细腻与确定性。因此,我们可以想见在和平时期,假如给予他们长期的情感支撑,那么他们将会有多么美妙的未来。

从某种程度来说,Kitty与Roy是相似的。Kitty敢爱敢恨,敢作敢为,她虽然也充满着对未来的恐惧,但是她作为朋友,对Myra展现出的一面更多的是充满力量的一面。因此,无论是Kitty还是Roy,他们给予Myra的东西都十分相似。然而,涉及婚姻的爱情便终究不如友情般纯粹。即使人很纯粹,这段关系终究受到了太多非人因素(社会因素)的影响;而恰恰Myra又是这样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她更愿意自己承受而非与对方分享,无论是在看到“Roy的死讯”还是之后自己出卖肉体的经历。前者是她性格更好的体现,在与Roy母亲会面时她已经如此情绪化以至于完全丧失了对自己的控制力和对事情的判断力。后者则更多是社会观念的因素在对Myra起着影响;这个包袱太重从而最终导致了她的自杀。

于是我就在想,假如类似的事情发生在Roy身上会怎么样(实际上几乎找不到这样的事情,因为无论如何女性受到的社会观念的枷锁永远都会远远强于男性)。假如真的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么我几乎可以肯定Roy会直接和Myra说,并且请求她的原谅,从而修复这一段关系。感情的升温一定是基于一次次误会的消除、问题的解决。我们可惜的不是Myra最终被Roy或他母亲的拒绝,我们可惜的是最终Myra没有勇气去打破这层枷锁,去面对Roy,正视自己的过去与这段感情。因此,这场悲剧继来源于社会,也来源于个人。

费雯丽的表演将这个角色彻底演活了。她澄澈的大眼睛里面充满着丰富的感情。一些毫厘之间的感情变化,都能从她的表演中捕捉到。

...
两人第一次分别Myra眼中充满坚定

...
和Roy母亲对戏时的一段掩饰悲伤的震撼表演

...
与Roy母亲坦白真相时Myra的悲痛

...
在Waterloo Bridge的绝望回眸

将如此复杂的人物演绎的如此细腻,将一场悲剧诠释得如此令人绞痛,绝对可谓是一场震人心魄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