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发现《鱿鱼游戏2》都已经上映,而大逃杀模式的开创者《大逃杀》到现在也尚未接触,索性趁着还有精力和时间,赶紧寻来一看。电影从刚开始就铺垫了青年们什么都不干浪费青春的前提,而随后部队的出现也在欢乐的毕业旅行氛围中注入了一丝不安,从此便开始了大逃杀的故事。
故事剧情也不在此赘述,电影中学生们在面对着生存威胁时所展现出的人性的弱点都是电影值得称道的地方,有人选择放弃,有人选择背弃朋友,有人选择互帮互助,也有人选择屠净一切,这都是生存威胁下所展现的人性。倘若仅仅展现这些也并不足以让《大逃杀》影史留名,毕竟文学巨著《蝇王》在前,荒岛生存下的人性故事也没那么罕见,当电影中北野说的“竞争淘汰,然后成长为大人”,以及某个学生说的“活下去,然后考上大学”等一系列台词不留意的透露出了导演真实的想法。这不由的让我开始思考:为什么北野身份是位老师?为什么主角团是中学生?为什么发生地是一座小岛?为什么有军队驻扎?而这一系列的问题不由的让我将这个淘沙场和残酷的学生淘汰制度联系起来,电影中学生们看似残酷的厮杀行为,在场外那些无硝烟的“战争”中也在上演着,学生的淘汰亦代表着被不同的考试,不同阶段所淘汰,在经过残酷的竞争后仅有少部分年轻人能够在这场生存斗争中存活下来。而桐山和雄和川田吾章两个角色颇有意思,作为“留级生”,从出生便含着金汤匙(有着强力的武器),而承受了枪击等伤害也并不致死,像极了现实生活中家境优渥的同学,虽然并不一定那么努力,但家庭的容错允许他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多生存空间,而这场竞争本就不是一场公平的竞争。
在氛围塑造上,导演应用了大量的进行曲如:《拉德斯基进行曲》等在学校中经常出现的配乐,将观众带入到了学校之中,同样也加强了魔幻剧情和现实学校的联系,大量的血浆和突然的暴毙,也让电影具备了一丝惊悚电影的氛围。电影逃杀模式无疑是具备开创性的,除此以外,从电影进入到br法介绍的时候,明显可以看出介绍视频和脖子上的爆炸装置一定程度上被温子仁导演的《电锯惊魂》所借鉴,而这也是电影优秀的体现。
个人评分:8.42分,优秀的逃杀开创者,看似逃杀,实际是对社会制度一场暴戾的控诉。
一场对于社会制度的暴戾的控诉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朴素而又真挚
电影从清明开始,伴随着清明带来的便是爷爷的去世和姥姥癌症晚期的噩耗,但对于年轻的外孙来说似乎并没有那么可怕,外孙从中发现了发财的机会,想着多照顾姥姥从而更多的从姥姥那儿继承遗产,而电影关注么便是这性格差异巨大的一对慢慢磨合慢慢理解的 ...
生活如水
春节出行长途飞行着实无聊,睡了又睡,醒了又醒,然而却始终不得安宁,不知曾几何时在b站离线的电影闯入了眼帘,这个曾经被遗忘在角落的电影总算是为百无聊赖的生活添加了一丝甜味。说来惭愧,整个春节假期因为过分忙碌的安排就仅观摩了这一部电影, ...
传统毒枭配上变性和音乐
电影从“收彩电,冰箱,电视机”这样生活化的唱腔开场,并通过律师的自述式的诉讼词将观众带入到这个故事之中,胜诉后她收到了一个看似略为荒诞的雇佣:把贩毒老大从老大变性成女人。一代毒枭转生成为了艾米莉亚.佩雷斯,电影就围绕着这么具有戏剧张 ...
一头饱含情绪的驴(人)
2022年的戛纳金棕榈提名电影,曾经多次在b站刷到,但却一直未曾打开观看,今日先浅看了2分钟后就补完了全篇。首先电影主角并不是人,而是一只驴EO,电影通过一只驴的视角经历了一段公路电影式的探索,最终走向落幕的故事。电影结尾随着EO走 ...
有趣的公路电影
阿诺拉这部电影于我而说与很多电影相反,很多电影到最后都会落为虎头蛇尾的结局,而《阿诺拉》却有些相反,我觉得它是渐入佳境的代表,电影的前半段从纸醉金迷的club再到和富二代一起的婚姻,与我而言是是有些混乱夹杂着套路化,灰姑娘的故事本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