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补上了频繁出现在微博热搜榜上号称中国影史票房第一的哪吒2。
先说优点,特效好,配音不错。
雷点: 立意和剧情单薄的可怕,伏笔埋的一眼就看到了结尾,主角团没有人物弧光。
1.什么时候喜剧元素才能摆脱屎尿屁这种低俗烂梗偏见,把女性裙子踩破漏了一半腿,导演真的很难放弃这种恶俗视角吗?
该严肃的时候不严肃,硬在一些情节加上搞笑元素。
虾兵蟹将们生死关头之际,互吃自己被烤熟的部位真的一点也不搞笑。
只能说导演现在深谙观众喜好,但求别乱套公式。
现在的电视剧一般打上“轻喜剧”的title基本上烂剧无疑。
2.魔丸≠性格暴躁没有教养
因为身怀魔丸就可以肆意捣蛋挑事为所欲为了?最后闯祸完美隐身将过错全丢在魔丸的身上。
除了这一点,没看出哪吒的魔到底魔在了哪儿。
3.想写正邪偏见的设立又写不明白,人设太过单薄。
主角为修仙所经历的三关。
一个是一群土拨鼠在干饭,一个是一群妖想苦心修炼成仙。
三是石矶在和魔镜比美。(注:给石矶树立肥胖的形象再加上这一举动和台词,不知导演意欲何为。)
完全看不出所谓“反派”的恶,倒是那些“名门正派”的“刚正不阿”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
只能说伏笔埋的实在是太浅。
再到最后无量仙翁辩解是因为仙界的人不如妖族勤加苦练,目前已呈日薄西山之势。
可是通篇没有任何关于这点的暗示描写。
打斗过程中仙鹤和鹿童现出了真身,东海龙王开始嘲讽。
呦,原来无量仙翁身边的人也是妖啊。
我请问呢?那你们妖族苦心修炼不也想成仙吗?
“妖”难道真的不可以成“仙”吗?
这何尝不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导演你写着写着把自己的主旨给忘了?
4.全陈塘关百姓的性命无人在意,屠城就屠城了。
最开始那段灭城后的镜头语言不错,只可惜情感没有跟上。
因为没有人来回忆他们,他们与主角团间没有较为深刻的情感羁绊。
不过是推动剧情的一群npc,死了便死了。
5.网上营销的申公豹形象的推广语: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但前期并未给申公豹树立出足够反派的成见形象。
后面剧情发展一猜便知,而且矛盾设立的又是只需要张嘴就可以解释清楚的误会。
只能说网友是会宣传的。
而且主角团动不动偏听偏信,求你做事前动动脑子好吗,跟个不会思考的机关枪一样,指哪儿打哪儿。
而后申小豹牺牲的目的是什么?
打信息差误导申公豹?但人家有脑子会分析会思考。
那只有可能是为了误导观众。
可这样的牺牲从剧情推动来看真的有意义吗?
想说正邪与外貌不挂钩,那影片最后给哪吒抛弃了之前的黑眼圈营养不良小屁孩形象换成高大帅哥模样又是为了什么。
只能说哪吒这部电影成为票房奇迹脱不了天时地利人和。
春节档的大波人流量。
以及,同档期稀烂同行的衬托。(其实也不用同档期,最近电影真的都很差劲,影视行业整体萧条)
再加上,营销号和主创团的卖力营销推广。
写到这里我开始反思,主角团到底在反抗什么?
我命由我不由天?命又指的是什么?
反抗无量仙尊代表的仙界这一阶级?
反抗不公?
导演并没有交代清楚,剧情设置也没有撑起这一内核。
甚至主角不也因着自己的身份,在普罗万众一步步脚踏实地爬昆仑山时,他轻松借着师父的东风便登了顶。
这就公平了吗?
而无量仙翁这一角色又无法代表仙界,他头上还有个不闻窗外事,跟死了一样的师尊。
如果这部电影的角色有嘴,开局五分钟便结束了。
但可惜它没有,害我坐牢两个半小时。
它是部中规中矩的商业片,但不是个好的电影。
希望同行业的人不要向它看齐。
希望下次不要再靠死妈来给主角充电。
希望能给我们的男主增加一点人性魅力,而不是同性cp。
最后祝愿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情不要发生在中国电影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