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没有足够叙事支持的大量煽情镜头和毫无信息量的战争戏,观感就是大量“垃圾时间”。煽情镜头远远多于刻画和叙事,故事和情绪还没起来就开始煽情,大量大量的怼脸大特写填充时长,煽情纯靠画面和音乐,而不是情节。
我们看《大决战》三部曲能感受到双方战略的角力以及博弈的厚重,那是真把战略讲透、把战争讲明白了,《志愿军》三部曲一讲战术就是抢阵地,字幕推进战事独此一家。
战争戏前两部好歹还有点全景中景,这一部几乎全是大特写并且疯狂切镜,除了看着热闹外一无是处。黄继光本来应该作为高潮点的,但陈导甚至不愿意给几个镜头刻画一下这个人物,黄继光的镜头全特写牺牲有何用?牺牲后又用几分钟台词介绍牺牲又多惨烈,就是不愿意剖析一个英雄的内核。单是讲好这个人物就能解答个体为何而战,解答我们的战士何以“超人”:一个旧社会长成的青年如何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战士,一个饱受旧社会摧残的角色拿起武器保卫民族未来是极其合理的,写好一个角色就可以证明千千万万个“让后世不再挨饿受冻”的决心,证明血肉如何筑成新的长城。这里必须提一部冷门电影《特级英雄黄继光》,人家就完成的很好,陈导你拿特级英雄当工具人?
我一直一个观点,连宏大叙事都讲不好的主旋律那就是一坨。落点如此小,又没有能力从群像和个体的角度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高山下的花环》雷军长“一位神通广大的贵妇人竟走后门到我流血牺牲的战场上!”,志愿军3竟然可以冠冕堂皇地因为害怕好友弟弟牺牲,走后门安排其成为伤亡率低的维修兵,格局高下立判。
至此已经可以总结《志愿军》系列三大通病,弱战术、大特写、狂煽情。
最后吐槽把联合国军一个个拍成傲慢的傻叉除了最后让X粹高潮有啥用?坦克战拍出来的质感怎么和游戏坦克世界这么像?也就烈士回国那段算是唯一能夸的。
一部比一部烂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尺度全靠声音烘托
所谓大尺度全靠一惊一乍的BGM和吵到头疼的大量尖叫营造压抑。复仇和父爱作为两大核心却都只是浅尝辄止,古仔父女情作为主线,刻画使用大量闪回却没能构建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引发观众共鸣,更多的是父亲角度臆想式自我感动。作为对立面的林家栋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