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恋爱脑也终能熬成精英

前段时间我重温了一下《律政俏佳人》,我记得这是我大学期间特别喜欢的一部电影,影片主要讲述的是女主Elle Woods下定决定为了追回嫌她笨的前男友,而毅然决然地申请了他所就读的哈佛法学院,并成功逆袭的故事。

其实我当年在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只是单纯地被她的自信和那股勇往直前的劲头所打动到了而已。

昨天在看的时候我竟然被一部老电影触动到,我的视线一分钟都不愿离开女主。

我特别相信一个人在努力完成自己的梦想,或是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时,她整个人就是会发光的。

当然电影情节的设计是无法和现实生活相提并论的。

按照常理推论的话,一个遵循着传统和保守原则的名校法学院,在当时不太可能会录取一个模特选秀出身的学员。

但是整个故事的逻辑却是成立的。一个恋爱脑的女主因为太喜欢男友了,不想和他分手,所以冲动之下就报名申请了男友所在的法学院,希望能重获男友的赏识。

当她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拿到那份梦寐以求的offer的时候,却发现这个渣男竟然已经和他曾经的初恋女友订婚了。

女主之所以能得到这个信息,也是因为她考入法学院后,不得不忍受着每天都要见到这对既是旧爱、又是新欢的男女的尴尬场面。

于是她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

但是每个人终究要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和买单的,女主也不例外。

所以她在好友的鼓励下还是坚持要努力在法学院混出个名堂,以此来证明自己并不是笨蛋。

02 最初想要的结果,中途也有可能“变卦”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动机,最终竟一步步成全了她原本不是那么感兴趣的律师梦。

在影片的后半段,Elle Woods因为法学院的导师对她图谋不轨,让她差点就想要放弃做一名律师,调头回家,这时恰好情节需要,被人用激将法给劝回来了。

这才有了后续,她充分运用自己的观察力、敏感的直觉,在法庭上崭露头角,一只脚也算是成功迈进了律师圈。

而影片最终也不负众望,给了渣男一个合理的交代,那就是初恋女友和他分手的同时他又没能很好地完成学业。

故事讲到这,也算是符合大众对结尾的那种皆大欢喜的预期了。

对此,我想表达的观点是,有时候不论我们做事的初衷是什么,我们其实不必一直盯着那个结果。生活中像Elle Woods一样,就只是单纯地做事的人是非常多的。

专注地去投入到一件你想做的事情中,你会发现,做着做着,你就会找到你做件事的意义,或者说找到能让你的那个高光时刻。

你要相信,当你在做一件事,完全投入,感受着心流体验的那一刻时,你整个人就是会发光的。

认真、专注,在今天看来,已经成为太多人想做但做不到的事情了。

可专注于一件事,或者一直持续专注于某件事,它能有多难呢?

在这我们不得不讨论一个社会现象,就是做事时应该更重视过程还是更看重结果呢?

或者说,你从来既不看重过程,也不在乎结果,这种大概就是最可怕的回答了。

03 有些结果不值得你那么较劲,别傻了

我的朋友S,他是从事广告制片行业的,现在是一名独立广告制片人,大家可能对这个职业不是特别了解,他的客户主要都是广告公司营销部、品牌部或者是一些拍广告的资深导演。

他每接到一条广告,就需要为了使整个项目进展顺利而做很多前期筹备的工作,比如按导演需求对接一些拍摄场地,组建符合预算和效果预期的班底(摄影、灯光、器材、服化、道具、场记、DIT等)。

这个筹备周期具体要看项目的难易程度、需不需要跨城市拍摄、以及协调拍摄日期等等,少则3、5天,多则20多天。

如果项目周期很长的话,还要负责安排整个组的食宿,最最重要的,也是金主最关心的一点,就是把控预算和项目周期,因为耗时的长短直接意味着整组人马的开销,所以能在一天(拍摄工时一般都是一天按16个小时来计算的)之内抢工拍摄完成,绝不会制定两天的计划。

通常拍摄结束后,他还需要安排人员去器材公司归还设备、退设备押金、退场地押金等等。这还不算完,最后一步就是给所有他联系的人员结账,把所有人的报销金额及劳务费用都梳理清楚,收发票——结账——再跟客户交账。

每个项目都非常消耗精力、体力、脑力。我们每一次见面他都是心不在焉、且有些颓丧的状态,我也就很自然地成了那个倾听者,因为我知道他早已心力交瘁了。

前几天我问他“你这么拼有成就感和满足感吗?还有,你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问题吗?”他突然被我问愣了,他说他从小就穷怕了,他的父母认为只要他索要那些家里没有的东西,就是不懂事。

正是这种想法,驱使着他变成今天这种过度独立的样子,看旁人眼里的他还算小有成就,但是他除了向父母证明“我终于不再缺钱了,同时你们想要什么,我都可以满足”这个信念有多坚定之外,别无他求。

也没有停下来思考一下自己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得。现在才30出头的他久坐或是保持站立不能超过3、4个小时,否则腰部背部就会愈加疼痛,但就算是这样,他依然能一个月同时接下几个项目,偶尔跟我抱怨抱怨,就算是给自己的情绪找个出口了。

04 结果哪有那么重要,不过是人们看得看重罢了

有时我甚至担心他会在路上疲劳驾驶,或是出什么心理上的问题。

其实说得直白一点,他也是为了一个结果在努力,只是这个结果早已实现了。并且这个结果实在是太较劲了。

不过就是在对儿时的父母说“我不需要你们,我一样可以独立,我可以活得很好,我可以很有钱”,故事写到这,我竟然有点替S难过,儿时被父母无情地否定和拒绝,竟然能给人带来如此大的影响。

就算有身边所有人的支持和认同,她内心也依然无法忘记小时候被原生家庭拒绝和否定的痛楚。

我们身边其实有非常多像他这样,一边在职场上拼命努力,一边在内心又感到极度匮乏的人,那些无法在工作中体会到乐趣的朋友,大概也曾因为受到过某种无情地拒绝和否定,使得他们“不得不”为了一个结果、一个信念而付出一切。

我记得前年S的通讯录中就有个他曾经合作过的灯光师连续跟了几个项目后回了酒店倒床就睡,但第二天就再也没起来。

当时这件事带给他的影响还挺大的,但是也只是触动了他一小阵子,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便调整回曾经工作狂的状态。

最后,我想说,不论我们因为怎样了机缘巧合选择了自己当下正在做的事,试着像影片中的女主Elle Woods那般,挖掘一下专注做事的过程中的乐趣吧,别像我的朋友S一样,只是不停地赶路,从不看道路两旁的风景。

跑累了,允许自己停下来走走,何尝不可呢?也许你无法和那些最深的伤害和解,但至少可以适当地和曾经受伤的自己谈谈心,S无法面对的那个问题,你也可以问问自己,“我这么风雨无阻地跑,到底是为了什么?我开心吗?”